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乡七首·其六》
《归乡七首·其六》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感慨。

首句“路绕荒丘水接天”,以“荒丘”、“水接天”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孤寂的画面,道路蜿蜒曲折,环绕着荒芜的山丘,远处的水面仿佛与天际相连,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寂无风雨亦萧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凄清,即使没有风雨,也弥漫着一种萧瑟之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泪水并非因为今日的遭遇而流,白发也不代表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哲学思考。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描绘了故乡的景物,藤萝攀爬在古老的庙宇上,烟火从几户人家中升起,与广阔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生活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故乡记忆中的温暖与怀念。

最后,“分明鬼向孤儿哭,犹待清明送纸钱”两句,通过想象中的鬼魂哭泣孤儿,以及期待清明时节送纸钱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鬼魂的哭泣象征着对失去亲人的哀悼,而清明送纸钱则是传统习俗中对祖先的纪念,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故土的深情呼唤。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乌夜啼

乌夜啼,向何处,哑哑绕妾庭前树。

天涯迁客天应怜,乌亦有情啼不去。

定知明日天恩到,天遣啼乌夜先报。

乌兮乌兮从尔啼,尔知妾苦为妾悲。

妾自促寒机,织锦制郎衣。

衣成寄远道,愿郎衣著蒙恩早。

郎衣锦,归有时,尔乌长宿庭前枝。

(0)

题梅次韵

孤根自是不凡材,却傍山村野水开。

历尽岁寒冰雪苦,百花头上领春来。

(0)

游海虞城中

琴川风物旧如何,此日乘閒试一过。

海邑官清无狱讼,土城风古有弦歌。

言公井畔苍梧老,虞仲山前白石多。

谢此高僧留我宿,暝随猿鸟入烟萝。

(0)

暮春遣兴

柴门地僻懒衣巾,閒看行云到水滨。

花片流香通曲涧,树阴分绿护山邻。

苏张谩骋纵横术,巢许甘为隐逸民。

独立斜阳思无限,不知何处是通津。

(0)

题竹·其一

湘江玉一枝,风节清如许。

扫榻致秋阴,鹧鸪啼莫雨。

(0)

诸菊咏十二首·其三托叶西施菊

艳质新移自苧罗,独留亡国恨偏多。

秋来何处看遗迹,寂寂无言敛翠蛾。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