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郡圃木樨开第二花》
《郡圃木樨开第二花》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苍苍仙种自谁栽,一度秋光两度开。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生怕重阳风雨近,亟须领略莫迟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ùnkāièrhuā
sòng / céngbǎi

cāngcāngxiānzhǒngshuízāiqiūguāngliǎngkāi

qiǎnbǎohuāzhuāngshìjièzhòngjiàojīnjiànlái

xiāngyuèxiàkāizūnduìshuāngqiáncuī

shēngzhòngyángfēngjìnlǐnglüèchíhu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园圃景象,诗人通过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苍苍仙种自谁栽" 这一句以问询的形式引出主题,既是对植物来历的好奇,也隐含着对自然界奥秘的探寻。接着 "一度秋光两度开" 则描绘了植物在秋天的生长过程,秋风中花朵开合的景象,展示了植物生命力与季节变迁的和谐共存。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敬畏自然、崇尚美好的心态。宝花装点世界,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寄托的寻求。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这两句则转入了夜晚的氛围,月光下的花香与即将到来的寒霜中急促地采摘菊花的情景,透露出一种珍惜时光、捕捉美好的情怀。

最后 "生怕重阳风雨近,亟须领略莫迟回" 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担忧和对于生命短暂的警醒。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强调了时间宝贵,不应错过任何美好瞬间。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既有对植物生长的细腻描绘,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再登金山步阳明先生韵

行脚前身记颇曾,又携芒履上高层。

无穷宇宙留山色,不废逢迎笑野僧。

水月斋钟猿饭罢,江天风露鹤衣胜。

高人自有三生悟,塔院松萝寿古藤。

(0)

紫阳庵

紫阳仙人白鹤姿,寥天万里入烟飔。

虚堂易代闻神语,雷庙枯松伏蛰危。

啄木鸟知虫画篆,云床菌发采馀芝。

山寒江阁凭空楯,枫叶红来易有诗。

(0)

上洋省觐伯父行署中荒圃有作二首·其一

西风落日叹离居,三亩荒园草尺馀。

乱石苔深眠薜荔,空池水涸冻芙蕖。

应怜岁事秋花晚,却笑官贫酒盏疏。

岂羡茸城莼菜好,此行端不为鲈鱼。

(0)

拨闷·其一

江城堠火照更深,一望风烟半陆沉。

鸟下战场荒故垒,鹊喧高树贺家音。

关河渐隔波臣贡,离乱初悬死士金。

月上女墙春草阔,入山何地辟孤林。

(0)

寓越

寒雪淹旬渡早梅,流人心事付衔杯。

涉江渐觉吴音改,积雨将晴海气回。

落照万山神禹庙,望乡一黠越王台。

霜鸿知我归思切,又逐残钟枕上来。

(0)

元旦后一日

掩关竟日无人来,快与欢伯倾三杯。

閒课儿童扫馀雪,更就篱落扶欹梅。

呼卢胜采代瓦卜,敲韵灯花飞烛灰。

好风为我入帘幕,悠然竹下茅堂开。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