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休文几瘦腰,苦吟犹欲振风谣。
台登碣石霜蹄满,社结燕山雪影飘。
自叹望洋逢海若,却惭焚砚似君苗。
指南为證从归路,悬耀终知仰斗杓。
病后休文几瘦腰,苦吟犹欲振风谣。
台登碣石霜蹄满,社结燕山雪影飘。
自叹望洋逢海若,却惭焚砚似君苗。
指南为證从归路,悬耀终知仰斗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的《读马曹稿赠沈太玄兵部(其二)》。诗中以“病后休文几瘦腰”开篇,借休文(即沈约,字休文)之典,表达了诗人因病体瘦削的情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状态。接下来,“苦吟犹欲振风谣”一句,点明了诗人虽身体欠佳,但仍然坚持创作,渴望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振作人心。
“台登碣石霜蹄满,社结燕山雪影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碣石之上霜满蹄,燕山之侧雪影飘动,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也寓意着诗人的精神世界和追求。接着,“自叹望洋逢海若,却惭焚砚似君苗”两句,运用了庄子《秋水》中的典故“望洋兴叹”,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的渺小感和对才华出众者的敬佩之情。同时,以“焚砚”自比,表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和对他人才华的羡慕。
最后,“指南为證从归路,悬耀终知仰斗杓”两句,诗人以指南针为证,表明自己在创作道路上的指引和方向,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崇敬,如同仰望北斗星一样,追求高远的目标。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蕴含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
卿相非的眄,何况于千金。
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
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当世须大度,量己不克任。
三复泉流诫,自惊良已深。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
崇替非无徵,兴废要有以。
自昔沦中畿,倏焉盈百祀。
不睹南云阴,但见胡尘起。
乱极治方形,涂泰由积否。
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
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
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
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
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
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
无令齐晋朝,取愧邹鲁士。
晋世宁。四海平。普天安东永大宁。四海安。天下欢。
乐治兴隆舞杯槃。舞杯槃。何翩翩。
举坐翻覆寿万年。天与日。终与一。
左回右转不相失。筝笛悲。酒舞疲。
心中慷慨呆健儿。樽酒甘。丝竹清。
愿令诸君醉复醒。醉复醒。时合同。
四座欢乐皆言工。丝竹音。可不听。
亦舞此槃左右轻。自相当。合坐欢乐人命长。
人命长。当结友。千秋万岁皆老寿。
青云固非青。当云奈白云。骥从西北驰来。吾何意。
骥来对我悲鸣。举头气凌青云。当奈此骥正龙形。
踠足蹉跎长坡下。蹇驴慷忾。敢与我争驰。
踯躅盐车之中。流汗两耳尽下垂。
虽怀千里之逸志。当时一得施。白云飘飘。
舍我高翔。青云徘徊。戢我愁啼。上眄增崖。
下临清池。日欲西移。既来归君。君不一顾。
仰天太息。当用生为青云乎。飞时悲当奈何耶。
青云飞乎。
熙宁言利臣,官好面堪唾。
伟矣郑介公,直声千古播。
几叶有此孙,能倡众莫和。
湖学四五年,毡寒不禁坐。
况投万山中,瘦马仍县佐。
试讶鸾栖林,何如蚁旋磨。
传闻邑父老,置酒预相贺。
此士多读书,爱人不可货。
今年秋风高,勿畏茅屋破。
但虑执法家,需君惊贪惰。
白云缭山腰,窗竹累千个。
坐念老广文,德尊犹坎轲。
县庭一分宽,百里减寒饿。
苟无泽物心,卿相徒尔大。
版牍焉足稽,弦歌故非过。
起瞻东壁明,讵患南箕簸。
时访隐者庐,谈馀曲肱卧。
公田定几何,适半种粳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