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雾中见灵山依约不真》
《雾中见灵山依约不真》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东来两眼不曾寒,四顾千峰掠晓鬟。

天欲恼人消几许,只教和雾看灵山。

(0)
注释
东来:从东方来。
两眼:双眼。
不曾:未曾。
寒:寒冷。
四顾:环顾四周。
千峰:无数山峰。
掠晓鬟:像掠过清晨的秀发。
天欲:天空似乎想要。
恼人:使人烦恼。
消几许:消除多少。
只教:只让。
和雾:在雾中。
看灵山:观看神圣的山峰。
翻译
东方的阳光照耀下,我的双眼并未感到寒冷,
环顾四周,连绵的山峰仿佛掠过清晨的秀发。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雾中见灵山》。诗中的意境十分迷人,它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然美景。

"东来两眼不曾寒":这里的“东来”指的是朝霞初升,“两眼”代指诗人的双目,而“不曾寒”则表明诗人在观赏这壮丽景象时,心中并无半点凉意或悲伤之情。诗人以此开篇,既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震撼力,也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四顾千峰掠晓鬟":诗人在观赏这片云雾缭绕的山川时,不断地向四周望去,所见的都是连绵不断、似剪刀切割天际的高峰。而“掠晓鬟”则形容这些山峰被清晨的薄雾轻拂,就像是女性头上的发鬟那样优美。

"天欲恼人消几许,只教和雾看灵山":这里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天气似乎在变化,想要让人感到烦恼,但诗人却选择了与和煦的云雾为伴,只是为了欣赏这灵山美景,不受世间琐事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在面对自然时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能追韵辄自取韵奉和·其三中秋山行怀子兴节判

俗物常偪塞,令人眼生白。

永怀洛阳人,谈诗论画壁。

青山吐秋月,阻作南楼客。

但歌靡盬诗,赏此无瑕璧。

(0)

息暑岩

水墨古画山石屏,雷起龙蛇枯木藤。

石囊嵌空自宫室,六月卷簟来曲肱。

松风琴瑟心可写,水寒瓜李嚼明冰。

却登夏畦视耘耔,烘颜炙背栖苍蝇。

闻道九衢尘作雾,乌靴席帽如馈蒸。

归尝玉粒不敢饱,高车驷马何能乘。

(0)

借景亭

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

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

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

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0)

临河道中

村南村北禾黍黄,穿林入坞岐路长。

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

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

屋头扑枣烂盈㪷,嬉戏欢争挽衣裳。

觉来去家三百里,一园兔丝花气香。

可怜此物无根本,依草著木浪自芳。

风烟雨露非无力,年年结子飘路傍。

不如归种秋柏实,他日随我到冰霜。

(0)

戏题斌老所作两竹梢

老竹帖妥不作奇,嫩篁翘翘动风枝。

是中有目世不知,吾宗落笔风烟随。

(0)

再次孔四韵寄怀元翁兄弟并致问毅甫

书帙蠹鱼乾,炉香眠鸭困。

佳人来无期,诗句且排闷。

遥知乌衣游,棋局具肴酝。

争道嘲不恭,鏖兵劳得俊。

颇寻文献盟,不落市井吝。

四月明朱夏,南风解人愠。

风前怀二陆,家法窥抗逊。

身有三尺桐,爨下得馀烬。

端可张洞庭,寥阔世未信。

为我谢孔君,举酒取快尽。

世故安足存,青天飞鸟印。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