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
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
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
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
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
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
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雨后天晴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权郡官员公正施政的赞美。首句"衡山开霁雨回风",形象地写出雨过天晴,风起云散,象征着政治环境的澄清和转变。"正直心期自感通",表达了对权郡以公正之心对待百姓,其德行深得人心。
"顿使沾濡千里足",通过比喻,赞誉权郡的恩泽如雨露滋润大地,惠及广大民众。"都由精白寸诚中",强调这种仁政源于郡守内心的真诚和纯粹。接下来,诗人指出官员的忧国之心与农夫的喜悦不同,暗示其关注的是国家大义而非个人私利。
最后两句"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进一步强调天下黎民需要这样的贤能官员来实施恩惠,表达了对权郡以民为本、积极施政的期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清廉、公正地方官的诗歌,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地方治理的理想追求。
禾黍斜阳,村皋外、红霞飞灭。
回首处、依稀风景,繁华销歇。
沼冷鸳鸯荷泣雨,台荒麋鹿松摇月。
忽送来、野寺断钟声,疏篱缺。清晓怨,帘钩揭。
王孙梦,鹃啼血。问天涯何处,铜仙金阙。
猿鹤三秋淹短草,风云万里悲高碣。
料明朝、好镜不相瞒,霜侵发。
红尘深处,转愁肠、却忆江南景物。
翳云开,梅雨霁、一片苍崖翠壁。
竹里鸣淙,松间泻瀑,衣袂飞珠雪。
流觞递咏,山中谁是奇杰。
而今归路迢遥,宦途迤逗,弹铗悲歌发。
去住无凭,眠未稳、好梦随生随灭。
过雁牵情,吟蛩送泪,听里堪华发。
青山不负,有时还醉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