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铓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铓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徐公笔力雄浑,石刻字里藏龙。书法传世宝,珍如玉璧难轻亡。锋芒虽折尚犀利,瑕疵不减其价重。随手翻飞若舞尘,子孙满堂笑声洪。
诗中赞美徐公(徐浩)的书法艺术,将他的笔力比作生龙活虎,每一个字都像是在石头上刻画出来的,显得格外神奇。同时,对于书法的传承和珍视如同对待宝物一样,反映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视与尊崇。
徐公之笔,不仅在完整无瑕的作品中展现出其非凡的技艺,即使是在有所损折的锋芒中,也依然能够看到他的书法韵味和内涵。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地表达了徐公书法的高超,又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艺术瑕疵中的美感认知。
最后一句“随手翻飞若舞尘”,则是对徐公书法生动活泼、随意所至而不失韵味的一种描绘。这样的书写,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故有“子孙满堂笑声洪”之句,以此表达对徐公艺术境界的赞美。
诗中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尊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那些能够承载和传递这些文化的人的敬仰之情。
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
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
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空堂宿雾衣巾湿,展卷看图向庭立。
高峰巃嵷树蒙葺,雨气山光满川湿。
中有扁舟一钓翁,手把纶竿头戴笠。
欲渡真愁野水昏,将归更恐溪风急。
渠虽不语吾亦解,已觉良工竟先入。
练川老子旧名流,三十年来邈谁及。
今时画工强解事,枉秃霜毫翻墨汁。
舍人耽诗复爱画,断素遗缣总收拾。
向来卷帙堆比山,后得此图尤什袭。
嗟予对此开郁悒,如热者濯渴者汲。
诗成画法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蒙翁书法天下豪,坐惊风雨随波涛。
有时意匠入幽?,力与造化争纤毫。
仰观千年俯一世,纷纷弄笔皆儿曹。
书家论定价亦定,须识我翁人品高。
戏将水墨洒缣素,如饫梁肉甘醯糟。
残山剩水世莫睹,流落数纸青蒲萄。
一登翁门遂隔世,齿颊未获沾馀膏。
如游神山见石髓,顷刻再往不复遭。
莆田郑郎得宝藏,明珠杂佩金错刀。
摩挲两眼百过读,使我涕泪盈青袍。
三年留玩一朝去,久假似觉归心劳。
泰山东颓日西坠,欲往从之中郁陶。
诗成起立岁将暮,空庭短发风萧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