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
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
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
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
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此诗描绘了一幅赏花夜归的生动画面。首句“江南三月花满城”,开篇即点出时节与地点,江南三月,繁花似锦,满城皆是,营造出浓郁的春意氛围。接着“城南城北堪游行”,进一步渲染了赏花的愉悦与自由,无论是城南还是城北,都充满了赏花的乐趣。
“马蹄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赏花者的兴致勃勃与归途的落寞之情。清晨出发,傍晚归来,虽然心中仍存余情,但时间的流逝让这份情感显得有些空洞,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描绘了归途中的情景,溪边小桥上系着马匹,踏着弯曲的小路,两旁绿草如茵,苍苔遍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赏花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赏花者在醉意朦胧中欣赏杨柳轻烟的景象,以及因坐于蔷薇花下而衣衫被露水打湿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赏花者的陶醉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进一步描绘了赏花环境的幽静与美丽,重门之后,曲曲折折的栏杆旁,花影重重,李树桃树的路径深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迷人的意境。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则通过手持红烛等待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赏花者内心的满足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家人对赏花者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表达了赏花者对青春易逝、岁月不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希望高林中的宿鸟能理解他的心情,不要催促他过早归家,以免错过更多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赏花夜归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赏花者的情感变化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