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赏花夜归图》
《赏花夜归图》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

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

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赏花夜归的生动画面。首句“江南三月花满城”,开篇即点出时节与地点,江南三月,繁花似锦,满城皆是,营造出浓郁的春意氛围。接着“城南城北堪游行”,进一步渲染了赏花的愉悦与自由,无论是城南还是城北,都充满了赏花的乐趣。

“马蹄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赏花者的兴致勃勃与归途的落寞之情。清晨出发,傍晚归来,虽然心中仍存余情,但时间的流逝让这份情感显得有些空洞,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描绘了归途中的情景,溪边小桥上系着马匹,踏着弯曲的小路,两旁绿草如茵,苍苔遍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赏花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赏花者在醉意朦胧中欣赏杨柳轻烟的景象,以及因坐于蔷薇花下而衣衫被露水打湿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赏花者的陶醉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进一步描绘了赏花环境的幽静与美丽,重门之后,曲曲折折的栏杆旁,花影重重,李树桃树的路径深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迷人的意境。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则通过手持红烛等待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赏花者内心的满足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家人对赏花者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表达了赏花者对青春易逝、岁月不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希望高林中的宿鸟能理解他的心情,不要催促他过早归家,以免错过更多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赏花夜归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赏花者的情感变化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远帆亭旁阁道联

朱阁簟凉疏雨过;远山云晚翠光来。

(0)

桂露山房联

回风入座飘歌扇;冷露无声湿桂花。

(0)

挽张百熙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论私已有余恸;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惟帝降鉴在兹。

(0)

陕西藩署门联

门对终南,莫向此中寻捷径;

地邻太乙,须知在上有仙都。

(0)

挽某太守联

倘夙世冤仇,胡结为母子兄弟;

论斯人品行,可质诸天地鬼神。

(0)

挽周之琦母陈太夫人联

五省奉安舆,一品封崇,况见孙曾绵甲第;

卅年隆禄养,百龄算近,忽悲仙佛渺幡幢。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