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涂中有诗见寄》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涂中有诗见寄》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

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

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易邀。

古寺徘徊久东望,青春云日冷萧萧。

(0)
翻译
满头白发稀疏,牙齿动摇,交往的朋友越来越少。
时间虽然只过了半个早晨,并不算太晚;路程无论多少里,都不算遥远。
子猷离去后不再回来,安道虽然知道他的情况,但邀请他并不容易。
我在古寺中长久徘徊,向东望去,春天的云日却显得冷清萧瑟。
注释
颠毛:形容人的头发稀疏。
种种:形容头发状态。
齿:牙齿。
浮摇:动摇。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交游:交往的朋友。
渐:逐渐。
寂寥:人少而静,寂寞。
半朝:半个早晨。
非是晚:并不算晚。
无:无论。
数里:多里。
子猷:古代人名,王徽之的字。
垂到:离去后不再回来。
安道:另一位古人名,谢安的字。
未易:不容易。
古寺:古老的寺庙。
徘徊: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东望:向东看。
青春:春天。
云日:云和太阳。
冷萧萧:冷清、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约游玩的场景。开篇“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两句,通过形象地描述头发和牙齿的变化,以及手指交缚的情形,传达出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表明尽管时间尚早,但路途并非遥远,暗示了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哲学思考。

诗人随后写道:“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易邀。”这里的“子猷”可能是指一位朋友的名字,“垂到”则意味着他们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而“复归去”表明友人不得不离开。诗中的“安道”可能是另一个地点或事件,尽管知道这一点,但邀请对方却并非易事。

最后两句,“古寺徘徊久东望,青春云日冷萧萧”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古老寺庙内漫步,长时间地向东方眺望。这里的“古寺”给人以宁静与孤独之感,而“青春云日冷萧萧”则表达了一种对于青春易逝和时光冷酷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杂兴三首·其二

遥遥烟中城,旗帜互明灭。

大风扬飞云,悲笳隐空堞。

独行临大河,足力稍衰歇。

褰衣欲涉之,水深不可涉。

吾生将焉归,谁与作舟楫。

(0)

夏夜山中偶成

山气空濛暑气收,南箕落落月如钩。

松涛忽卷三更雨,林籁俄惊六月秋。

破瓮从他中夜舞,敝裘怜我少年游。

夜来起坐空长叹,生不成名已白头。

(0)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其四

功名老去念头轻,尽日看山眼倍明。

甚欲买田为隐计,囊空未办孔方兄。

(0)

次韵夜坐听雨

寂寞山斋孤坐夜,西风落叶雨潇潇。

水光入室凉偏润,地气侵衣暑顿消。

静念人情狙赋芧,更怜世事鹿藏蕉。

何时洗却儒酸态,还共扶摇上九霄。

(0)

再游雅山分韵得秋字

人生宇宙内,起灭同浮沤。

云胡事形役,局局怀抱忧。

今我及数子,萧散真寡俦。

已无外物絷,偶往成胜游。

佳哉雅山境,翠竹森琳球。

复此展清宴,兴逸聊赓酬。

林深鸟雀聚,原旷禾黍稠。

时序良易迈,不乐将焉求。

回途更延览,天风荡衣裘。

薄暮微雨过,轻寒酿深秋。

(0)

雪霁红门偶成

雪拥红门没马鞯,楼台历历在蓝田。

风回阙角瑶华乱,冰溜觚棱玉箸县。

龙管忽闻天上曲,霓裳空忆月中仙。

何当唤起王摩诘,乞与人间作画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