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红门没马鞯,楼台历历在蓝田。
风回阙角瑶华乱,冰溜觚棱玉箸县。
龙管忽闻天上曲,霓裳空忆月中仙。
何当唤起王摩诘,乞与人间作画传。
雪拥红门没马鞯,楼台历历在蓝田。
风回阙角瑶华乱,冰溜觚棱玉箸县。
龙管忽闻天上曲,霓裳空忆月中仙。
何当唤起王摩诘,乞与人间作画传。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雪霁红门偶成》描绘了一幅雪后京城的静美画面。首句“雪拥红门没马鞯”,生动展现了大雪覆盖下红门深陷、积雪厚实,连马鞍都难以辨识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和空间感。次句“楼台历历在蓝田”,则通过“蓝田”这一神话中的美玉产地,暗示雪后的楼阁在远方清晰可见,宛如仙境。
第三句“风回阙角瑶华乱”,写风吹过宫殿的飞檐,雪花纷飞如瑶华(美玉般的雪花),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气氛。“冰溜觚棱玉箸县”,进一步描绘了冰凌挂垂的宫檐,如玉制的筷子悬挂在半空,形象地刻画出冰雪世界的晶莹剔透。
尾联“龙管忽闻天上曲,霓裳空忆月中仙”,借“龙管”(宫廷乐器)和“霓裳”(古代舞曲名)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月宫仙子的向往。最后,诗人期盼能唤醒唐朝的大诗人王维(王摩诘),将这雪后京城的美景描绘入画,流传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京城的静谧与美丽,融合了历史典故和浪漫想象,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于艺术创作的热忱。
童子何知幸最深,父班籍湜奉登临。
挟经屡造芝兰室,挥麈常聆金玉音。
黄卷香焚春晼晚,绛纱人散夜萧森。
明朝只恐丝纶下,回首青云万里心。
迅风薄高林,万象号虎豹。
纷披枳与棘,尔复鼓狂闹。
我垣既已颓,我栋又以挠。
岂无一木枝,横力难与较。
黎明忽自罢,晴日射鱼罩。
死水失狂澜,衰木回故貌。
劳生真梦事,往趋如睡觉。
炊黍焚黄鹑,吾其理归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