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
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
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
春梦好、赚人轻做。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
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
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
春梦好、赚人轻做。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行途中所见杏花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词人夏孙桐通过“芳讯天涯”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充满春意的场景中。他停下马蹄,驻足于春光之中,询问着这春意盎然的源头,仿佛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词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路边杏花的形态,它们如同女子的发丝,在风中摇曳生姿,与“绮窗儿女”的温婉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差异。接着,“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词人借由对江南烟雨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词人将视线从杏花转向广阔的麦田,远处的人声似乎充满了哀愁,这种哀愁不仅来自眼前的景象,也可能是词人心中对某种失去的感伤。接下来,“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词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感,将它与往昔的繁华相联系,上林深处的繁花似锦,如今却只剩一抹愁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燕子的忙碌与飞絮的飘散,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它们既是时间流逝的见证者,也是词人心中无尽思绪的载体。而“春梦好、赚人轻做”则以梦境的虚幻反衬现实的残酷,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杏花、麦田、燕子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