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长安道,古堠双复只。
游子辞家去,去去何所适。
素商昔转玄,朱羲今由白。
悠悠世路艰,江湖虎豹宅。
杨朱泣途穷,鲁叟悲麟获。
愿言弛负担,归与慰岑寂。
迢迢长安道,古堠双复只。
游子辞家去,去去何所适。
素商昔转玄,朱羲今由白。
悠悠世路艰,江湖虎豹宅。
杨朱泣途穷,鲁叟悲麟获。
愿言弛负担,归与慰岑寂。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的孤独与艰难,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首句“迢迢长安道,古堠双复只”以长安大道起笔,通过“迢迢”和“双复只”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遥远又孤寂的氛围。接着,“游子辞家去,去去何所适”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离家远行,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不安。
“素商昔转玄,朱羲今由白”运用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来比喻人生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悠悠世路艰,江湖虎豹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艰难与危险的感觉,将世间的道路比作充满凶险的江湖,暗喻人生旅途的不易。
“杨朱泣途穷,鲁叟悲麟获”引用了两个典故,杨朱是战国时期哲学家,他因道路不通而哭泣;鲁叟可能是指孔子,他因麒麟(象征吉祥)被捕获而感到悲哀。这两个典故在这里被用来表达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愿言弛负担,归与慰岑寂”表达了诗人对游子早日归来,结束漂泊生活,与家人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深刻揭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对家庭和安定生活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