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匿迹茅茨迥,藜藿肠中无肉酩。
采采顷筐满蕨薇,带月归来泥没胫。
半生匿迹茅茨迥,藜藿肠中无肉酩。
采采顷筐满蕨薇,带月归来泥没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秋时节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首句“半生匿迹茅茨迥”,描述了这位隐士一生都隐藏于世外,居住在远离尘嚣的茅屋之中。这里的“匿迹”和“迥”字,既表现了隐士的孤独与超脱,也暗示了他与世俗的隔绝。
接着,“藜藿肠中无肉酩”,通过食物的简陋来反映隐士生活的朴素与清贫。藜藿是野菜,肉酩则是粗劣的酒,这样的饮食条件,显示了隐士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
“采采顷筐满蕨薇”,则展现了隐士在园中忙碌的身影。蕨薇是山间常见的野菜,采集这些食物,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最后,“带月归来泥没胫”,描绘了隐士劳作一天后,踏着月光归家的情景。月光下的身影,与泥土相融,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也蕴含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精神世界。
八月九月啼寒螀,十月北风天雨霜。
客游无聊思故乡,乡书不来空断肠。
鸿飞何为满夕阳,举头揽取明月光。
置我堂上方天床,满酌玉杯碧淋浪。
唤取姮娥来共尝,人间欢乐寿命长,不须辛苦老桂傍。
妇如先姑贤,儿似乃翁好。
识君相与心,见我亦倾倒。
频年作离情,悟赏到丘嫂。
卜邻洛水阳,此语当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