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如先姑贤,儿似乃翁好。
识君相与心,见我亦倾倒。
频年作离情,悟赏到丘嫂。
卜邻洛水阳,此语当在早。
妇如先姑贤,儿似乃翁好。
识君相与心,见我亦倾倒。
频年作离情,悟赏到丘嫂。
卜邻洛水阳,此语当在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才仲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通过“妇如先姑贤,儿似乃翁好”两句,赞美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与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和睦的价值观。
“识君相与心,见我亦倾倒”,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即使在分别之际,依然能感受到彼此心灵的契合与欣赏。这种情感超越了言语,直接触及人心深处,展现了兄弟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频年作离情,悟赏到丘嫂”,可能是在暗示诗人与弟弟之间的频繁相聚与离别,以及他们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之情的理解。这里“悟赏”二字,既包含了对相聚时光的感悟,也体现了对离别之痛的体察,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力。
“卜邻洛水阳,此语当在早”,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规划,希望与弟弟能够像古人一样,选择靠近洛水的地方居住,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蕴含着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家庭、友情及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浙江大浪如履空,镜湖挟天雨复风。
我行独到勾践国,寒溪一溜蜿蜒通。
蛰龙已卧潭谷底,湿萤不照蒲苇丛。
山林卑陋无桥柏,霸气埋没惟蒿蓬。
是时初冬未凝沍,天地苍莽日常暮。
涉江芙蓉不复采,缘道野菊谁能顾。
饥乌远雁长追随,夜闻悲鸣朝见飞。
前村鸡犬护篱落,此复何苦号其栖。
自伤憔悴少筋骨,半生逆旅长太息。
王家少年未省事,扁舟往来何所自。
百年有意存礼乐,一饱未足谋通塞。
且能对酒长酣歌,圣贤有命可若何。
四十未朝迹,三经绾县章。
嫁频知子熟,医老悟身尝。
菊趁行时色,梅催到日香。
还欣肺气减,中熟变为凉。
我乞来荆州,足未曾出门。
明明楚汉迹,莽莽风尘昏。
兹复罢著书,梵译专讨论。
颓然对白法,诸有不得存。
传之京口别,岁暮始穷源。
帆张飞动势,缆系栖泊痕。
相顾举杯酒,醉极沮漳翻。
儒生慕杰气,赤手诛鲸鲲。
将军建实垒,寸甓宜自攒。
于时雪五尺,遣卒问江干。
答言屈大夫,横肆群鱼吞。
岂如卫甯蘧,舒卷常温温。
闻此重嗟叹,恐堕祸福观。
荣禳用国宝,谁能免沉燔。
要令德性脩,仍挽江海浑。
我今材力尽,拙计东南坤。
尚余春秋志,欲执左袵奔。
念子独奈何,葺屋补墙藩。
梅花一两坼,春意到草根。
倘见南枝荣,折寄随惊湍。
《送冯传之》【宋·叶适】我乞来荆州,足未曾出门。明明楚汉迹,莽莽风尘昏。兹复罢著书,梵译专讨论。颓然对白法,诸有不得存。传之京口别,岁暮始穷源。帆张飞动势,缆系栖泊痕。相顾举杯酒,醉极沮漳翻。儒生慕杰气,赤手诛鲸鲲。将军建实垒,寸甓宜自攒。于时雪五尺,遣卒问江干。答言屈大夫,横肆群鱼吞。岂如卫甯蘧,舒卷常温温。闻此重嗟叹,恐堕祸福观。荣禳用国宝,谁能免沉燔。要令德性脩,仍挽江海浑。我今材力尽,拙计东南坤。尚余春秋志,欲执左袵奔。念子独奈何,葺屋补墙藩。梅花一两坼,春意到草根。倘见南枝荣,折寄随惊湍。
https://shici.929r.com/shici/bnhHMaQdzj.html
成叟自成身,明叔志明时。
二士湗村下,饮醇弃糟醨。
湗村去绵邈,二士天所遗。
琢琱而佩环,染夏为裳衣。
高冈无长松,结根空兔丝。
渚行枉又直,帆挂昂复低。
饭彼章泉菽,羹以南涧葵。
沐浴明月珠,簸弄芙蓉旗。
两邦意气合,一唯万论微。
羌余抱兹独,安得往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