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未九月闻哀诏》
《丁未九月闻哀诏》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乐青安生今二纪,号弓莫尽白头悲。

帝乡云气神仙远,地道春恩草木知。

裳绣不曾通藻迹,野餐空自切芹私。

江山无改千秋物,明命惟新又一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丁未九月闻哀诏》,表达了对故去君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感慨。首句“乐青安生今二纪”描述了逝者享年已高,历经二十个年头;“号弓莫尽白头悲”则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深深悲痛,意指即使挽弓哀号也无法消解内心的哀伤。

“帝乡云气神仙远”暗示了逝者的仙逝,如同神仙般飘渺远离尘世;“地道春恩草木知”则借自然界的生长来寄托对逝者生前恩泽的怀念,连草木都感知到春天的恩惠。

“裳绣不曾通藻迹”暗指逝者生前的荣华富贵,但这些都不再与他相关;“野餐空自切芹私”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朴素生活的追忆,即使在野外简餐,也充满深情。

最后两句“江山无改千秋物,明命惟新又一时”寓言江山依旧,历史长河中人事更迭,新的时代又将开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故去君主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哀思,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沈周作为文人墨客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相逢行赠徐刚中之建宁兼柬黄彦美总帅

去年逢君紫霞洲,今日逢君沧海头。

逢君处处好颜色,叹我年年长作客。

被褐昂藏七尺躯,蟠胸磊落五车书。

姑苏台北曾走马,越王城南还钓鱼。

看花梦想扬州远,采药归来杏林晚。

堂上慈亲鹤发长,阶前幼女鹑衣短。

见君虽贫不解愁,结交尽是豪雄流。

侯门咫尺耻干谒,客路寻常歌远游。

我亦扁舟滞江浦,握手相看总羁旅。

千年龙剑蚀尘泥,三月莺花老风雨。

明日洪塘又送君,离亭诗思正纷纷。

黄垆有酒莫漫醉,待余同拟梅仙云。

(0)

平乐道中

桂林何茫茫,桂水亦浩浩。

哀猿落日村,瘦马荒山道。

怪石危欲堕,蛮烟净如扫。

民风在咨询,行役无草草。

(0)

寄武夷隐者余复婴

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鹿皮冠。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

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

(0)

钱塘十咏·其二西湖夜月

南北峰前里外湖,秋清偏爱月轮孤。

神鱼听乐有时出,倦鸟安巢不夜呼。

十里水云涵玉鉴,万家民物在冰壶。

涌金门外曾行处,人道贤侯似大苏。

(0)

送李克进经历护二亲丧归葬维杨克进蓟州李息斋之孙工画竹寓居维杨先为平阳府经历二亲俱殁于闽至洪武壬子冬始得归葬徐大参命作诗以赠其行

清时人物自风流,写竹真如老蓟丘。

绿水芙蓉思晋地,琼花芍药记杨州。

两昏云暗双亲恨,岁晚江空独客愁。

赖有故人知己者,会须能赠麦盈舟。

(0)

爱日轩为金华许景和赋

春晖欲报意无穷,大母高年母氏同。

表述陈情犹李密,轩名爱日似杨雄。

五纹添线空怜影,三舍挥戈谩纪功。

何似北堂称寿酒,忘忧花照彩衣红。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