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青安生今二纪,号弓莫尽白头悲。
帝乡云气神仙远,地道春恩草木知。
裳绣不曾通藻迹,野餐空自切芹私。
江山无改千秋物,明命惟新又一时。
乐青安生今二纪,号弓莫尽白头悲。
帝乡云气神仙远,地道春恩草木知。
裳绣不曾通藻迹,野餐空自切芹私。
江山无改千秋物,明命惟新又一时。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丁未九月闻哀诏》,表达了对故去君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感慨。首句“乐青安生今二纪”描述了逝者享年已高,历经二十个年头;“号弓莫尽白头悲”则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深深悲痛,意指即使挽弓哀号也无法消解内心的哀伤。
“帝乡云气神仙远”暗示了逝者的仙逝,如同神仙般飘渺远离尘世;“地道春恩草木知”则借自然界的生长来寄托对逝者生前恩泽的怀念,连草木都感知到春天的恩惠。
“裳绣不曾通藻迹”暗指逝者生前的荣华富贵,但这些都不再与他相关;“野餐空自切芹私”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朴素生活的追忆,即使在野外简餐,也充满深情。
最后两句“江山无改千秋物,明命惟新又一时”寓言江山依旧,历史长河中人事更迭,新的时代又将开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故去君主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哀思,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沈周作为文人墨客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去年逢君紫霞洲,今日逢君沧海头。
逢君处处好颜色,叹我年年长作客。
被褐昂藏七尺躯,蟠胸磊落五车书。
姑苏台北曾走马,越王城南还钓鱼。
看花梦想扬州远,采药归来杏林晚。
堂上慈亲鹤发长,阶前幼女鹑衣短。
见君虽贫不解愁,结交尽是豪雄流。
侯门咫尺耻干谒,客路寻常歌远游。
我亦扁舟滞江浦,握手相看总羁旅。
千年龙剑蚀尘泥,三月莺花老风雨。
明日洪塘又送君,离亭诗思正纷纷。
黄垆有酒莫漫醉,待余同拟梅仙云。
清时人物自风流,写竹真如老蓟丘。
绿水芙蓉思晋地,琼花芍药记杨州。
两昏云暗双亲恨,岁晚江空独客愁。
赖有故人知己者,会须能赠麦盈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