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鹿皮冠。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
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
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鹿皮冠。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
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寄武夷隐者余复婴》描绘了一位隐居武夷山的高人形象。首句“习隐名山四十年”,点出隐者长期在深山中修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羊裘鹤氅鹿皮冠",通过服饰细节,展现其超脱尘俗的风范,暗示其追求的是仙道生活。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进一步描绘了隐者居所的环境,山间清晨鸡犬相闻,月夜笙箫声悠扬,仿佛仙境一般,反映出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这两句描绘了隐者日常生活的神秘色彩,晨起采药,夜晚炼丹,充满了道教修炼的元素,也体现了隐者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最后两句"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表达了隐者淡泊名利,甘于孤独的心境,他的名字几乎被世人遗忘,只满足于自己种植的胡麻为食,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隐者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
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
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
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
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
薰歌与名节,传代幸群臣。
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
初瑞雪兮霏微,俄同云兮蒙密。
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
皓皓楼前月初白,纷纷陌上尘皆素。
昨讶骄阳积数旬,始知和气待迎新。
匪惟在人利,曾是扶天意。
天意岂云遥,雪下不崇朝。
皇情玩无斁,雪委方盈尺。
草树纷早荣,京坻宛先积。
君恩诚谓何,岁稔复人和。
预数斯箱庆,应如此雪多。
朝冕旒兮载悦,想籉笠兮农节。
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福浸昌,应尤盛,瑞雪年年常感圣。
愿以柏梁作,长为柳花咏。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鎗。
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
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
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
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
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
诸将射猎时,君在翰墨场。
圣主赏勋业,边城最辉光。
与我情绸缪,相知久芬芳。
忽作万里别,东归三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