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延踵望经纶,却向清朝乞此身。
自古急流谁勇退,如今林下见归人。
析城遂掩清萍气,王屋行添紫蕨春。
明主尚廑贤达念,可容箕颖遂沉沦。
苍生延踵望经纶,却向清朝乞此身。
自古急流谁勇退,如今林下见归人。
析城遂掩清萍气,王屋行添紫蕨春。
明主尚廑贤达念,可容箕颖遂沉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达到顶峰后,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苍生延踵望经纶”表达了人们对官员治理国家的期待,而“却向清朝乞此身”则暗示了这位官员最终决定辞官归隐。接下来的诗句“自古急流谁勇退”和“如今林下见归人”强调了辞官归隐的勇气与决心。
“析城遂掩清萍气,王屋行添紫蕨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归隐后的宁静生活,析城和王屋是地名,这里借指隐居之地,清萍和紫蕨则是生长于水边和山间的植物,象征着归隐生活的清新与生机。最后,“明主尚廑贤达念,可容箕颖遂沉沦”表达了对朝廷的眷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归隐者对自身价值的坚守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归隐与留仕两种人生选择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
族孙买叶中山归,恻然闻之矜尔疲。
长腰豚蹄亟送似,未暇问到而蚕饥。
此时此念难藏假,厩焚退朝遑恤马。
马非不爱爱我人,用违其才终土苴。
试问母今蚕几筐,间关未必能补疮。
我亦有蚕非条桑,他日天机云锦裳。
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
复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
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
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
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
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
桃源事荒怪,谁谓非人寰。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
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
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
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
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
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
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
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
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
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