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
复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
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
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
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
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
桃源事荒怪,谁谓非人寰。
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
复岭互交锁,浅濑随回湾。
路断一罅通,石磴危跻攀。
时见荷锄者,行歌语蛮蛮。
采山有薇蕨,结庐有茅菅。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
何时一枝筇,溯流到黄山。
桃源事荒怪,谁谓非人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十六渡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涧雨后的湍急水流和斑斓霜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景象。乘着竹舆穿行在竹林间,鸟鸣声相伴,显得闲适悠然。山岭重叠,溪流曲折,山路险峻,沿途可见农夫劳作,生活简朴。诗人想象中有隐士在此安居,不禁向往能徒步溯流至黄山,探寻那如桃花源般的神秘之地。尽管世外桃源之事看似荒诞,但诗人却认为它可能并非超凡入圣,而是人间的一片净土。整体上,此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
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
宝瑟拂麈匣,徽音凝朱丝。
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
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
山川大兵后,牢落空城池。
惊沙犹振野,绿草生荒陂。
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
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缁。
客有自嵩颍,重徵栖隐期。
丹诀学仙晚,白云归谷迟。
君恩不可报,霜露绕南枝。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