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题捧盈图》
《自题捧盈图》全文
清 / 李兆洛   形式: 古风

劳劳牵世鞿,惘惘任年矢。

逝者夫如何,嗒焉信所止。

补牢计恐迟,鞭后乃其理。

知疲及昏卧,得醒向晨起。

兴至思或抽,小极急自弭。

展书销光阴,但取浅且旨。

既无甚解求,亦不竭目视。

量腹之容受,日可一合米。

抚肌恨如腊,得酒暂自喜。

撑拳学五禽,负剑弄稚子。

有杖不肯扶,跬步跛而履。

颏下看似雪,龈上都无齿。

精气潜耗尽,神爽诡支抵。

梁丽剧刓朽,此舍安可恃。

一旦厉风来,摧之适然耳。

此幸惟有心,能成即不毁。

百里半九十,前途日以迩。

羸老尚存全,造物不负尔。

所得固已盈,捧持岂敢弛。

常思善厥终,罔令爽其始。

素居过以丛,良友隔千里。

愿言各努力,同岑互为砥。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兆洛的《自题捧盈图》,通过对自身衰老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劳劳牵世鞿,惘惘任年矢”开篇,形象地刻画了人生的忙碌与无奈,感叹时光流逝。接着,“逝者夫如何,嗒焉信所止”表达对生命终点的坦然接受,认为补救和警醒应尽早进行。

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读书、饮酒、锻炼身体,展现了即使在困顿中也力求保持活力的态度。他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并不因此沮丧,反而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此幸惟有心,能成即不毁。”他以“百里半九十”比喻人生最后阶段尤为关键,尽管身体衰弱,但仍要珍惜每一天,善始善终。

诗中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素居过以丛,良友隔千里”,希望朋友们都能共同努力,相互激励。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洞察。

作者介绍
李兆洛

李兆洛
朝代:清

李兆洛(1769~1841)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著名地理学家、藏书家。本姓王,养于李氏。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凤台知县,在职7年,兴办教育,建凤台循理书院,创设义学。以父忧去职,遂不复出。主讲江阴书院20余年,培养人才甚多。广聚图书,博览诸学,通音韵、史地、历算、文学、考证等。藏书逾5万卷,皆手加丹铅,校
猜你喜欢

贺陶澍50寿联

能文翰林,能言御史,能任封疆赞翊圣化,有真经济才,公论出朝士口;

为国筹运,为民兴利,为我乡里表彰贤达,得大光明寿,妙法现宰官身。

(0)

挽张之洞联

筹国帑、定军制、兴学堂,九年以内,次第安排,八表费经营,从此立宪肇基,允推巨擘;

始鼎甲、继封疆、终宰辅,六尺之孤,先朝付托,一旦遽溘逝,当亦满襟洒泪,恨卸仔肩。

(0)

新居联

八千里直北长安,何曾旧约重寻,还对话逍遥夜雨;

五十载城西老屋,毕竟吾庐可爱,幸无忘清白家风。

(0)

代挽王有龄联

裹创饮血,百战此孤城,痛雀鼠已无,云坏睢阳,方远乞贺兰破敌;

循吏忠臣,一朝自千古,恨犬羊未尽,悲沉浙水,更谁生茹草遗民。

(0)

雅州府试院联

名迹问邛崃,为孝为忠,与尔辈沉吟出处;

边谣采黎雅,恒风恒雨,愿斯文感召和甘。

(0)

重庆府试院联

诵左思蜀都赋,江汉炳灵,文物媲西京,郡合有茂才异等;

读王勃益州碑,賨渝变俗,儒风被东鲁,客休歌下里巴人。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