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创饮血,百战此孤城,痛雀鼠已无,云坏睢阳,方远乞贺兰破敌;
循吏忠臣,一朝自千古,恨犬羊未尽,悲沉浙水,更谁生茹草遗民。
裹创饮血,百战此孤城,痛雀鼠已无,云坏睢阳,方远乞贺兰破敌;
循吏忠臣,一朝自千古,恨犬羊未尽,悲沉浙水,更谁生茹草遗民。
此联《代挽王有龄联》由清代诗人谭献所作,通过对王有龄的追悼,展现了其英勇抗敌、忠诚为国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彻底清除敌人、国家尚未完全安定的遗憾与悲痛。
上联“裹创饮血,百战此孤城”描绘了王有龄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坚守孤城的情景。这里的“裹创饮血”形象地表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以血肉之躯抵御外敌的英勇行为。“百战此孤城”则强调了战斗的艰难和持久性,以及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的决心。
下联“痛雀鼠已无,云坏睢阳,方远乞贺兰破敌”表达了对王有龄英勇事迹的深切哀悼。其中,“痛雀鼠已无”可能暗指敌人已被击败,但“云坏睢阳”则暗示了虽然战斗取得了胜利,但王有龄却未能亲眼见证这一成果,他的牺牲令人痛心疾首。“方远乞贺兰破敌”可能是指王有龄在生前曾向贺兰请求援助,以期打败敌人,但最终未能如愿,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目标的遗憾。
后半部分“循吏忠臣,一朝自千古,恨犬羊未尽,悲沉浙水,更谁生茹草遗民”则进一步赞扬了王有龄作为一位循吏忠臣的高尚品德,并表达了对未能彻底清除敌人、国家尚未完全安定的深深忧虑。这里的“犬羊”可能象征着侵略者或敌人,而“悲沉浙水”则可能指的是王有龄的牺牲地点,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哀悼之情。最后,“更谁生茹草遗民”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即在王有龄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甘于牺牲。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不仅纪念了王有龄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我居田野间,籴米如赁佣。
晴天得晒暴,雨日还燎烘。
昼役薪水事,故尝多夜舂。
簸之有馀谷,再以瓶罍充。
时时付手碓,玉粒胜腐红。
三年食官仓,尘土填腹胸。
归乃值岁歉,半菽了不供。
糊口于四方,指囷其谁逢。
啼号暂远耳,梦寐深有攻。
宦游竟何得,不如学为农。
水旱纵莫逃,穮蓘年会丰。
因闻村舂声,竟晓成噞喁。
春风桃李花,开落几许时。
谅彼松柏质,动有千岁期。
舅氏早负名,不作窈窕姿。
冰霜饱摧剥,未觉明堂迟。
小休朱两轓,四牡已载驰。
敛散有常度,刺举由我施。
过家得上冢,偃薄宁久为。
又意汉廷上,鼓舞须厥辞。
文章岂憎命,穷人讵因时。
贱子盍自勉,毋庸罪毛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