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克斋舅氏除江东提举以此寄贺》
《闻克斋舅氏除江东提举以此寄贺》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风桃李花,开落几许时。

谅彼松柏质,动有千岁期。

舅氏早负名,不作窈窕姿。

冰霜饱摧剥,未觉明堂迟。

小休朱两轓,四牡已载驰。

敛散有常度,刺举由我施。

过家得上冢,偃薄宁久为。

又意汉廷上,鼓舞须厥辞。

文章岂憎命,穷人讵因时。

贱子盍自勉,毋庸罪毛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zhāijiùshìchújiāngdōng
sòng / zhàofān

chūnfēngtáohuākāiluòshí

liàngsōngbǎizhì
dòngyǒuqiānsuì

jiùshìzǎomíngzuòyǎotiǎo姿

bīngshuāngbǎocuībāowèijuémíngtángchí

xiūzhūliǎngfānzǎichí

liǎnsànyǒuchángyóushī

guòjiāshàngzhǒngyǎnbáoníngjiǔwèi

yòuhàntíngshàngjué

wénzhāngzēngmìngqióngrényīnshí

jiànmiǎnyōngzuìmáozhuī

注释
桃李: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谅:料想,相信。
松柏质: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
窈窕姿:形容女子美丽或事物美好。
明堂:古代朝廷的代称。
朱两轓:古代官员乘坐的红色车子。
敛散: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刺举:指批评和推荐人才。
偃薄:形容生活简朴。
汉廷:汉朝的朝廷。
毛锥:毛笔的别称,这里代指写作之事。
翻译
春风吹拂下的桃李花开又落,经历了多少时光。
想必松柏的质地坚韧,生来就有千年寿命的期待。
舅舅早有名声,却不追求娇媚的姿态。
经历冰霜的打击,他并未觉得仕途之路漫长。
暂且放下朱色的官车,骏马已准备好疾驰向前。
做事有定规,进退皆由我掌控。
路过家乡,先去祭扫祖先之墓,这样的生活难道会长久?
心中又想着在朝廷上有所作为,激励自己发表言论。
文章并非与命运为敌,困苦之人也不应受制于时势。
我这卑微之人,何不自我激励,无需为笔墨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克斋舅氏的祝贺诗。诗中以春风中的桃李和松柏为喻,赞美舅氏如松柏般坚韧不拔,品质高尚,有着长久的仕途生涯。舅氏早年即享有声誉,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或迎合,即使经历冰霜摧残,也未曾减缓前进的步伐。提到舅氏即将赴任江东提举,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有所作为,发表有益于朝廷的言论。

诗人进一步强调,才华和文章不应受限于命运或时运,每个人都有自我提升和努力的空间。他鼓励舅氏不必过于忧虑,要积极进取,不必因为暂时的职位而感到羞愧。整首诗洋溢着对舅氏的敬佩与期望,以及对舅氏未来仕途的祝福。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题明秀亭

漓江东过昭州城,城边虚敞明秀亭。

昔人创意岂云偶,爱此水秀山光明。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

万劫金钟古殿荒,千寻玉井沈波冷。

往年城市连江居,即今郊野无村墟。

凄凉三县赋役少,寂寞孤城楼橹虚。

我曾十年摄其守,防虞听事重营久。

几番舟楫重经过,屈指年华数来九。

髦倪见我重伤神,繁华一去如浮云。

府公俱是豪俊客,谓当鼓舞新斯民。

青云飘风惜时晚,白日留顾下邱坂。

何人为我呼梅公,山头啼鸟山花红。

一杯磊落浇心胸,写诗作向临江风。

(0)

游张公洞

碧水涟漪漾流藻,指点苍烟即蓬岛。

烟开远见烧香台,攀萝陟磴升崔嵬。

群仙之居万松顶,陡然身世星河冷。

虚中泳洞隔尘凡,道人邀我游其间。

洞中纷纷白鹤舞,石上采采灵芝殷。

仙童烛烧先余去,脚底濛濛起云雾。

径渡青骡过涧桥,直到仙人下棋处。

(0)

赠铁庵道者

昔游云台观,山色上衣青。

松花春雨落,柏叶秋露零。

饥来煮白石,睡起看黄庭。

人间忽已老,莫问少微星。

(0)

曲水词

羽觞泛曲水,水性非自然。

纡回白石中,玉色何娟娟。

春风修竹下,清流映群贤。

扬波折瑶草,远寄兰亭前。

(0)

王元玉偕邓应和见过时元玉将北上

霜落岁方晏,田园空复情。

念君重离别,邀客到茅荆。

晚日农夫语,秋天鸿鹄鸣。

坐中问畴昔,无事解朝缨。

(0)

乌溪

寄我江湖流浪身,乌溪山水故清真。

春田雨足骑秧马,秋陇禽多缚草人。

睡起竹窗书一卷,坐来莎石酒三巡。

愿如在巷颜夫子,到处箪瓢不厌贫。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