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道等金玉,乃不知自珍。终朝噂?间,叩门复随尘。
那知江湖叟,生计竿与纶。
逢人问售否,或至生怒嗔。
此理何谓然,即我我即人。
抱道等金玉,乃不知自珍。终朝噂?间,叩门复随尘。
那知江湖叟,生计竿与纶。
逢人问售否,或至生怒嗔。
此理何谓然,即我我即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晚书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一种自嘲和感慨的口吻,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个人价值被忽视的反思。"抱道等金玉,乃不知自珍",诗人比喻自己坚守道德如同视金玉为宝,却未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终朝噂?间,叩门复随尘",描绘了他在世俗纷扰中,即使寻求认同,也如尘埃般被人忽视。"那知江湖叟,生计竿与纶",通过写一个靠钓鱼谋生的老者,暗示自己在社会中的落寞境遇。
"逢人问售否,或至生怒嗔",描述了他人对他的态度,询问他的价值,甚至有时会因得不到认可而愤怒。最后两句"此理何谓然,即我我即人",诗人发出疑问,表达对世间道理的困惑,认为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在寻求认同,却又常常忽视他人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在社会中被忽视的无奈和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