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何处无黄菊,醉着茅茨有几人?
贤妇稍能知此意,杀鸡为黍莫辞贫。
只今何处无黄菊,醉着茅茨有几人?
贤妇稍能知此意,杀鸡为黍莫辞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在己未年重阳节时,对着菊花大醉后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的是对平凡生活中的朴素情感的欣赏和赞美。诗人感叹,如今哪里没有盛开的黄菊,而在简陋的茅屋中,又有多少人能沉醉于赏菊的雅趣呢?他赞赏那些贤惠的妇女,她们理解这种意境,即使生活清贫,也愿意宰杀鸡鸭准备粗茶淡饭,与菊花为伴,不辞辛劳。这体现了诗人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蒙氏艺传黄氏子,独闻相继得名高。
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濡染只应亲赋咏,风流不称近方刀。
何妨寄我临池兴,忍使江淹役梦劳。
我亦游山者,常经旧所经。
雪消天外碧,春晓海中青。
可见乱离世,况临衰病形。
怜君此行兴,独入白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