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赴官》
《送人赴官》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

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

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guān
táng /

niánshǎozuòchūguānháixíngnán
bīnghuāngjīngfēngjiǔdiāocán

zhàoyànhuāguāngdànpiāoshūliǔgān
liáoyìngchōngshìshànbáofèngcháocān

翻译
年轻时初任小官,感觉如同行路艰难。
战乱灾荒经过城乡,当地的风气早已衰败不堪。
砚台上映出的烛光如此暗淡,书籍像柳絮般在漂流中干枯。
姑且应付着做些侍奉的差事,微薄的俸禄勉强维持朝夕的餐饭。
注释
年少:年轻的时候。
初官:初次担任官职。
行路难:比喻做事艰辛不易。
兵荒:战争和饥荒。
经邑里:经过城镇乡村。
风俗:社会风气。
凋残:衰败。
照砚:照亮砚台,指夜读或写作的情景。
花光:烛光、灯光等微弱的光亮。
漂书:书籍随水流漂浮,比喻动荡中书籍受损。
柳絮:柳树的种子,轻飘易干,这里形容书籍干枯。
聊应:姑且、勉强地答应或应对。
充侍膳:充当侍奉饮食的职务。
薄俸:微薄的薪水。
继朝餐:继续或仅仅足够早晚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仕子初任官职时的感慨与艰辛。"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表达了作者对仕途之艰难的深刻体会,正如年轻人踏入社会一般,充满了不易。这其中的“年少”二字,不仅指年龄上的青年,更蕴含着心灵和能力上尚未成熟的意味。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与民生凋敝的描写。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城邑被战火摧毁,人民的生活变得艰难而又缺乏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砚台上的花影显得淡淡,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书页间飘落的柳絮,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最后两句"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尽管内心有着不甘,但仍旧要勉强自己去适应当下的生活,无论这生活多么艰难和乏味。

整首诗通过对仕途、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动荡年代里面临挑战与困境时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二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

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0)

访旧七首·其一慈仁寺松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吾衰乃有看汝时,昔日同游存者谁?

张叟先来闻有诗,可能雪中持一瓻?

亭林龛前斟酌之,仰读乾隆御笔碑。

(0)

次韵答几道·其五

有子端应胜买田,苇间待汝共延缘。

不须灯下吴江雨,相见论诗动隔年。

(0)

广州杂诗·其三

二卵三言失此才,酒欢几日倏成哀。

风波舟楫愁无那,却渡珠江掩袂来。

(0)

病疟示妇

十年痁再发,无复阿爷来。

当室嗟何世,全生幸不材。

保无遗体累,忍便夙心灰?

绕榻騃儿女,焉能喻我哀?

(0)

九日同勉甫伯辉蜀梅晋华识先彤伯北海登高

旧京第一登高处,佳节无人地转偏。

一水阴阴斜照外,连林郁郁晚风前。

危时且尽相知乐,物外馀看数子贤。

极目寥天绝尘翳,暂忘宙合惨烽烟。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