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二》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

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戒坛潭柘二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描述了进入寺庙后,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的丹碧装饰,以及经过修缮焕然一新的千佛阁,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焕新的氛围。

接着,“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一句,点出了戒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周围的松树,这些松树见证了辽金时期的辉煌历史,增添了寺庙的历史厚重感。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描绘了一棵直插云霄的松树,其树皮深黑,看不到树鳞,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高大挺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则将另一棵松树比喻为盘踞在岩石上的巨龙,其根部如同车轮一般粗壮,生动地表现了松树与岩石的紧密关系,以及其生命力的顽强。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通过描述松树的幼枝弯曲如铁,难以驯服,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坚韧和自然之美。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指出即使是一棵空心的松树,也与栝柏相邻,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和谐共存。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表达了诗人对一棵特别的活动松树的喜爱,这棵树经历了超过二十年的变化,依然生机勃勃。

最后,“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以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松树从生前受到帝王的赞赏,到死后成为僧侣的柴火,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界的规律。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总结了寺庙建筑的兴衰更迭,以及古木作为见证者和珍贵资源的角色,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历史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戒坛潭柘二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夜雨滴空阶五首各以一字为韵·其二

怀人正无寐,飒历风入户。

何许独关愁,君听石上雨。

悠悠虚砌生,馀响在檐树。

孤弦寒自抱,瑶瑟不可抚。

坐惜芳夜阑,灯花为谁妩。

(0)

登惠山酌第二泉次唐人壁间韵三首·其二

命驾入岩曲,言访山中人。

残梅尚作花,芳树一以新。

泉声出幽涧,白石自磷磷。

自顾远世踪,涤兹物外尘。

登高望笠泽,微茫见青旻。

空山独淹留,猿鹤可为邻。

(0)

圆师访余不遇因和余韵见赠再用前韵

出郭寻禅者,联吟赓寒山。

如风发万籁,风止籁亦还。

清响动春潮,激石相回环。

对此离世踪,静我物外颜。

伐筱护笋稚,出生施鱼蛮。

一空有为迹,沉冥水石间。

机锋忽迸触,水流云自閒。

更唱再三和,林幽鸟关关。

玄言谁见赏,惟有刘与殷。

临渊坐忘筌,兹意问垂纶。

(0)

春游书所见

东风弱柳万条斜,桃李名园未有花。

遥见朱阑倚红袖,粉墙山杏是谁家。

(0)

百旃归自南海喜而有作·其二

羊城南望是苍梧,帝子巡游事有无。

天尽百蛮津树合,气蒸五岭瘴烟孤。

楼台近海依鲛蜃,旅馆经春候鹧鸪。

知尔辉光照行李,不烦持赠日南珠。

(0)

巴丘野泊

江寒星斗夜苍苍,夹岸青山万里长。

偏是东风吹不寐,巴丘落月吊周郎。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