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
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
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
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
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
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
这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名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的警醒。开篇“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巨匠杜甫墓地的关注与哀思,这种哀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接着“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则描绘了诗人的再次行旅,他跨越汉江,进入嵩山之中。这一路上的景色变换,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描摹,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汉江与嵩山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上重要的地标,它们的出现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则表达了对过往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现实政治动态的关注。这里的“旧别人”可能是指诗人在旅途中所忆念的人,而“新朝事”则暗示着诗人对当前政治变化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
最后,“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则是诗人的自勉之词。他告诫自己不要仅凭借古人的光辉成就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而应该在平凡的环境中也保持对于“明君”的尊敬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以及深远的思考。它既有对过往文化遗产的缅怀,也有对于当前社会现实的洞察和个人修养的自省,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佳作。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泉甘嗽苏醒,树好留閒暇。
频游我尝惯,忽至公成乍。
徘徊共幽兴,静坐絺衣挂。
中间五百士,阅世知几夏。
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
岩缝更依然,莫问丰干话。
自辽东鹤去,算何人、插得翅能飞。
笑平生错铸,儒冠误识,者也焉之。
谩道寒蚕冰底,瓮茧解成丝。
何许丝千丈,补得龙衣。
镜里不堪勋业,纵梦中八翼,不到天墀。
看墦间富贵,妻妾笑施施。
对青山、千年不老,但梅花、头白伴人衰。
严陵路,年年潮水,不上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