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栽桃子未生,满篮相赠意非轻。
翠衣尚带春云湿,丹颊同匀夏日赪。
风味稀奇真适口,野园荒落自关情。
西来莫是仙家物,谁为公遗洛社英。
几岁栽桃子未生,满篮相赠意非轻。
翠衣尚带春云湿,丹颊同匀夏日赪。
风味稀奇真适口,野园荒落自关情。
西来莫是仙家物,谁为公遗洛社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赠送桃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桃树生长情况的疑惑与感慨。诗中以桃子的生长过程和成熟特点为线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几岁栽桃子未生”,点明了桃树的种植时间之长,却仍未见果实,流露出一种期待与失落交织的情绪。接着,“满篮相赠意非轻”表达了友人赠送桃子时的深情厚谊,并非寻常之举,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翠衣尚带春云湿,丹颊同匀夏日赪”两句,生动描绘了桃子成熟时的景象。翠绿的外皮仿佛还沾着春日的雨露,红润的果肉如同夏日的火焰,形象地展示了桃子从春到夏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生命力。
“风味稀奇真适口,野园荒落自关情”则进一步赞美了桃子的独特风味,以及它在荒凉园地中的珍贵价值,暗示了桃子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情。
最后,“西来莫是仙家物,谁为公遗洛社英”两句,提出了一个疑问:这是否是来自仙界的珍果?又是谁特意将它赠予我?这种疑问中蕴含着对桃子来源的神秘感和对友人用心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桃子从种植到成熟的全过程,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融入了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庄叟戏作齐物论,彭夭殇寿滋疑问。
由来有质难久存,修短畴能分尺寸。
世俗纷纷重引年,寿母先传鲁颂篇。
舞綵介眉争继起,驻颜孰是大罗仙。
吾谓阴阳同一理,山丘华屋难异视。
事亡如存孝子心,岂必古来真无死。
张君五云今达者,手捧桃觞称庆下。
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无价。
忆昔封翁弃养时,簉室霜寒鬓未丝。
画荻自传义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
自古艳传三不朽,没世无称圣所丑。
死而犹有不死存,便是人间最上寿。
君不见孟母三迁子学成,千秋庙享尚馀荣。
恒河沙数巾帼在,身后谁复识姓名。
昔我来南方,采药与君遇。
仙核堕寒芜,水花明远渚。
云空参语外,露下离立处。
别来荒烟中,五阅寒与暑。
寒暑岂异初,肌发不如故。
闻处人道变,未得世病愈。
驱车望东白,此情那可溯。
倘及乘青蜺,为君拂尘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