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成》
《秋成》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秋成田里自人烟,刁斗声中又一年。

王莽货泉成底事,东都仍用五铢钱。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秋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秋成田里自人烟”,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田园景象,稻谷金黄,庄稼丰盈,田间地头弥漫着农人的欢声笑语。这里的“人烟”不仅指居住的人家,也暗含了生活的气息和希望。然而,这样的画面在下一句“刁斗声中又一年”中被打破,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其声音意味着战争的持续和岁月的流逝,暗示着和平与安宁并未降临到这片土地上。

接着,“王莽货泉成底事”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王莽篡汉后改革货币制度,但最终未能稳固政权,反而加速了汉朝的衰败。诗人在此处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不满和讽刺。王莽的改革失败象征着权力的滥用和政策的不当,而“成底事”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结果的质疑和批判。

最后,“东都仍用五铢钱”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观点。东都是指当时的首都,这里使用“五铢钱”作为货币,象征着传统与秩序的延续。然而,在诗人看来,即便是在这样的传统和秩序之下,社会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无法真正实现稳定与繁荣。

综上所述,《秋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传言玉女·眉黛轻分

眉黛轻分,惯学玉真梳掠。
艳容可画,那精神怎貌。
鲛绡映玉,钿带双穿缨络。
歌音清丽,舞腰柔弱。
宴罢瑶池,御风跨皓鹤。
凤凰台上,有萧郎共约。
一面笑开,向月斜褰珠箔。
东园无限,好花羞落。

(0)

临江仙·用心勤苦是新诗

用心勤苦是新诗。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髭。

(0)

鹧鸪天·病酒厌厌与睡宜

病酒厌厌与睡宜。
珠帘罗幕卷银泥。
风来绿树花含笑,恨入西楼月敛眉。
惊瘦尽,怨归迟。
休将桐叶更题诗。
不知桥下无情水,流到天涯是几时。

(0)

临江仙·扪窗摸户入房来

扪窗摸户入房来。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0)

满庭芳·手染橙芗

手染橙芗,杯摇烛影,夜阑人意醺酣。
故人惜别,却酒更清谈。
只合相从老矣,知何事、还着征衫。
流年晚,长途匹马,奔走亦何堪。
江潭。
摇落后,云嘘绝壁,雪舞空岩。
念行人归鬓,今已毵毵。
往事真成梦里,十年恨、江北江南。
休凝伫,霜风卷地,寒日又西衔。

(0)

念奴娇·东君试手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
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
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
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
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
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
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