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
《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罗生惯骑惯著跌,犹然自诿马蹄齧。

仰面贪看罗浮云,不觉马蹶濡裳舄。

试问蹶时可动心,打破这敬无处寻。

凝然定力楚州桥,一泉何讵非天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名为《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诗中描绘了罗子钟在归途中骑马涉溪,不慎马蹶,衣裳被水浸湿的情景。通过这一事件,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对“敬”的探讨,以及对定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首句“罗生惯骑惯著跌”,点明了主人公罗子钟骑马的习惯,暗示其对马术的熟练掌握。接着,“犹然自诿马蹄齧”一句,看似在责怪马蹄咬伤自己,实则暗含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责,体现了对“敬”的重视——即对待事物应怀有敬畏之心。

“仰面贪看罗浮云,不觉马蹶濡裳舄”描绘了罗子钟因专注于欣赏罗浮山的云彩而忽视了马的状态,导致马失前蹄,衣裳被水浸湿。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寓意着人在追求美好事物时,往往容易忽略周围环境和潜在的风险。

“试问蹶时可动心,打破这敬无处寻”是全诗的转折点,诗人借马蹶之事,提出问题:在面对意外时,是否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敬畏?这不仅是对罗子钟的提问,也是对所有读者的思考,引导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如何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以及如何在自然与自我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一句“凝然定力楚州桥,一泉何讵非天人”表达了诗人对定力的赞美。在楚州桥上,面对一泉之水,诗人认为它不仅是一道自然景观,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存在,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罗子钟的鼓励,也是对所有寻求内心平和之人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马蹶事件,深入探讨了“敬”、“定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满戌有日置酒还宫为诸友赠别

左绵山川见宽,周遭四境皆奇观。
广文官曹冰雪寒,摧风肃雨无时安。
巧手无麪良独难,惭汗如渖时一欢。
浪浪春雨红杏坛,堆盘苜蓿空阑干。
三年转烛槐梦残,明当西郊挂征鞍。
平生但知取友端,忍御艾萧捐杜兰。
丁宁何须劝加餐,活计不但故纸鑽。
孔辙回环颜一箪,君民尧舜无两般。
此印万古元不刓,聚奎堂中俨衣冠,尚友谨勿轻杇墁。
压倒噗期不刊,脚根牢取百尺竿。

(0)

凌云李圣可西郊别墅创小亭属余作风月无边古

我不愿筑受降城朔方职总管,又不愿金狨击马西池万人看。
只愿宽间寂寞滨,倚醉高吟青玉案。
秋与霜斫蟹泥滑,春浪叉鱼杨柳贯。
江湖长恐寸心违,世界饶君左手断。
水寒轩槛碧万顷,山扫巫娥云一段。
鹤唳那愁蕙帐空,羊裘未让严陵岩。
是家太白孕英精,待诏銮坡摛藻翰。
藕船驾得玉井来,荔支腰重金章焕。
至今人物说淳熙,可并成周歌伴奂。
谁令七叶侍中貂,风月无边奉娱玩。
犠尊屡唤{奭斗}玉液,科斗何体先汉。
相期云路早骞翔,分明世泽流波漫。

(0)

拟九颂·石林

貌棱层兮心洁贞,玉韫质兮金作声。
芙蓉冠兮独立,佩宝璐兮缤分。
胡拳拳兮石友,期风韵我兮相守。
瞠人眼兮老西丑,自心知兮坚久。
彼平泉兮森离立,纷品第兮罗甲乙。
吾何嗜兮狷介,宁与汝兮同癖。
琴书兮左右,龟鹤兮前后。
觌面兮峥嵘,忘言兮一笑。
泰山兮非大,拳石兮非小。
体无不具兮,性何不有。
嵒嵒兮层霄,蔼肤寸泽九州。
时卷舒兮为世,亘古今兮独超。

(0)

沙律连日风雨阻行舟发邓晴寄李成之

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渺连恨无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峰入梦,东渡襄西襄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

(0)

三江晓流

唤渡三江岩,停车两眼明。
烟涵秋日澹,露洗晓寒轻。
山色晴逾爽,波流怒未平。
诗翁旧游处,有句堪呈。

(0)

山中醮后一日雪仍留山中雾雨溟濛混然如一气

香雾回翔八景舆,帝觞邀我适华胥。
戏将余沥作零雨,旋有六花飞太虚。
意恐混沦凝祖气,心疑圆峤没归墟。
题诗不作人间语,呵手残炉小楷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