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皇州佳气多,五陵裘马日经过。
燕回自学平阳舞,莺啭宜调子夜歌。
竹下步来遗翠珥,花间笑出抱云和。
谁怜南陌人如玉,独饲春吞怨绮罗。
春入皇州佳气多,五陵裘马日经过。
燕回自学平阳舞,莺啭宜调子夜歌。
竹下步来遗翠珥,花间笑出抱云和。
谁怜南陌人如玉,独饲春吞怨绮罗。
这首《长安春日》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在春天里的繁华景象与细腻情感。诗中以“春入皇州佳气多”开篇,点明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京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五陵裘马日经过”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贵族们在长安城中的频繁活动,他们的服饰华丽,彰显着富贵与权势。
“燕回自学平阳舞,莺啭宜调子夜歌”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燕子和黄莺赋予了人类的行为特征,它们仿佛在学习宫廷舞蹈和平阳的音乐,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动物们的活跃场景,同时也暗示了长安城内艺术文化的繁荣。
“竹下步来遗翠珥,花间笑出抱云和”则进一步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她们在竹林间漫步,留下了一串串翠绿的耳饰,而在花丛中欢笑,怀抱云和(一种乐器),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高雅。
最后,“谁怜南陌人如玉,独饲春吞怨绮罗”表达了对那些孤独而美丽的女子的同情,她们如同玉石般珍贵,却只能独自面对春日的繁华与自己的寂寞,隐含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体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安春日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