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
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
年虚侵雪鬓,尘枉污麻衣。
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
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
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
年虚侵雪鬓,尘枉污麻衣。
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
这首诗是唐代刘赞所作,赠给当时的文学家罗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对其不为世俗所容的同情。开篇“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表明在众人都认为罗隐遭遇不幸、抱怨的情况下,诗人却坚持自己的判断,相信罗隐并没有过错。这是对罗隐才华和品格的肯定。
"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这两句则是在劝告罗隐,如果世间的明君难以识才,那么他又为什么不选择归隐于自然之中呢?这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对朋友境遇的关切。
"年虚侵雪鬓,尘枆污麻衣。"这里描绘的是罗隐因长时间的奔波劳碌而显得疲惫不堪,头发已经开始苍白,衣服也变得破旧。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罗隐当时的困顿处境。
最后,“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表达的是历史上那些避世逃名的人,其名字和影响力到今天仍然不减,这是对罗隐未来可能获得的长远声誉的一种预言,也是诗人对罗隐抱有殷切期望的一种表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鉴赏眼光和同情心,还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实自我的精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