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篷镇日看云山,回首俄经过万安。
草色绿迷春雨细,花枝红怯晚风寒。
乡关迢递三千里,客棹夷犹十八滩。
遥念倚庐亲望切,此身无计托飞翰。
倚篷镇日看云山,回首俄经过万安。
草色绿迷春雨细,花枝红怯晚风寒。
乡关迢递三千里,客棹夷犹十八滩。
遥念倚庐亲望切,此身无计托飞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五云驿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首联“倚篷镇日看云山,回首俄经过万安”以“倚篷”、“镇日”、“看云山”、“回首”、“过万安”等词句,勾勒出诗人长时间驻足于舟中,凝视着变幻莫测的云山景象,以及回望过去,穿越万安的情境,透露出一种行旅中的孤独与感慨。
颔联“草色绿迷春雨细,花枝红怯晚风寒”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通过“绿迷”、“细雨”、“红怯”、“晚风”等词语,生动展现了春天细雨蒙蒙中草色的迷人,以及晚风吹拂下花朵的娇羞,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无奈与美丽。
颈联“乡关迢递三千里,客棹夷犹十八滩”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乡关”、“迢递”、“三千里”、“客棹”、“夷犹”、“十八滩”等词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距离和乘船过滩的艰难旅程,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苦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尾联“遥念倚庐亲望切,此身无计托飞翰”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通过“遥念”、“倚庐亲”、“望切”、“此身”、“无计”、“托飞翰”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和无法归家的无奈,以及渴望借助飞翔的鸟儿来寄托自己思乡之情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对自由和回归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行旅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深沉的思乡情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出金陵郭,两日北河口。
翻翻钟阜云,背我逝苍狗。
试曳市廛杖,回饮王生酒。
墨香发笈外,古色盈座右。
吴画夺造化,黄字耀星斗。
乃知此淹留,风伯意良厚。
自是饱挂帆,卯行尝及酉。
离家百里外,故山当船首。
正及湖水阔,忽起西风吼。
引领吾徒羡,衔尾来舸走。
停棹入菰蒲,系缆向榆柳。
老翁昼梦醒,试一凭船牖。
遥山纷冶丽,下水亦清浏。
鱼艇夕阳边,枫叶零霜后。
虽乏古墨妙,景物亦希有。
行止要不碍,愠喜两无取。
默坐独成诗,横肱进吾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