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其四十九》
《七言·其四十九》全文
唐 / 吕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千日功夫不暂闲,河车搬载上昆山。

虎抽白汞安炉里,龙发红铅向鼎间。

仙府记名丹已熟,阴司除籍命应还。

彩云捧足归何处,直入三清谢圣颜。

(0)
注释
千日功夫:长期修炼。
不暂闲:从不停歇。
河车:道教比喻搬运精气的象征。
搬载:搬运。
上昆山:运往仙境昆山。
虎抽白汞:比喻炼丹过程中的操作。
安炉里:放入炼炉。
龙发红铅:同样比喻炼丹过程。
向鼎间:投入炼丹的鼎中。
仙府:仙境或修道者的居所。
记名丹已熟:丹药炼制完成。
阴司:阴间或地狱。
除籍:从生死簿中除名。
命应还:命运应当回归。
彩云捧足:形容仙人般的景象。
归何处:去向何处。
三清:道教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居住的最高仙境。
谢圣颜:拜见神仙。
翻译
长久修炼从不懈怠,如同河车搬运灵药到昆山。
猛虎吸取白汞置炼炉,龙首喷出红铅投入鼎中。
仙府记录的名字显示丹药已炼成,阴间的簿册也将我的名字除去。
身披彩云,不知归向何方,径直进入三清之地拜见圣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经过千日的勤勉修炼,终于炉鼎中药物告成,丹药煅制得法,预示着他们即将达到修仙证道的境界。诗中的“河车搬载上昆山”、“虎抽白汞安炉里”、“龙发红铅向鼎间”等用语,都显示了道士对内丹外丹功夫的精湛和投入,以及对修炼过程中药物变化的细致观察。同时,这些形象也隐喻着道士在精神世界中的跋涉与挑战。

“仙府记名丹已熟”表明修炼已经成功,道士的名字即将被记录在仙籍之上。而“阴司除籍命应还”则指代行者完成了对自己生命力的掌控,可以摆脱生死的桎梏。最后,“彩云捧足归何处,直入三清谢圣颜”描绘了道士乘坐彩云,回到仙界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之境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辉煌,充分展现了唐代道教修炼文化的神秘与高远。

作者介绍
吕岩

吕岩
朝代:唐   号:纯阳子   籍贯:自称回道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你喜欢

嗟哉行

人言高树多风,群鸟巢其颠。

劲干从来易折,弱者永其年。

兰?虽异众草,秋至同一零。

君子不爱其身,身屈名乃成。

(0)

阪田行

阪田瓞离离,子母长寒饥。

昨闻接京军,征夫曷时归。

特生阪田树,下有往与来。

黻裳四牡虽荣,不如与妾共餔糜。

网鱼不施网,孰能制鱼死。

征夫归来归来,不见灵宝公、安陆子。

(0)

朱迁镇庙二首·其一

野庙瞻遗像,英威尚出群。

戢场没沙水,尽壁起风云。

铁马长驱志,金兵累胜勋。

自遭谗谮死,罪复静胡氛。

(0)

良医沈希贤将还沂上持梅竹聚禽图索题有怀东皋秋崖二都宪因托以寄兴

梅竹影参差,东窗日上时。

坐看群羽集,如从九苞仪。

缃素馀文彩,云霄忆别离。

岁寒平日意,谁报故人知。

(0)

近作小亭池上背墙面流左右林樾日色不到而窗几虚明颜之曰息影味苓至而喜之赋诗三首因次其韵·其二

独立常疑与世违,回看世路有危机。

清池绿树红窗里,敢道先生昨日非。

(0)

寿石为杨阁老赋

左掖连蓬岛,南山直上林。

具瞻隆一代,寿域启来今。

参井垂光厚,岷峨结秀深。

精英应霄汉,呼吸有晴阴。

紫阁淩遥跂,丹梯极峻临。

为云霈膏润,作柱定崎嵚。

夕雾濡文豹,朝阳集瑞禽。

芝兰春掩映,松柏晚萧森。

入昼星分彩,登歌玉振音。

朋来崧华并,礼绝省台钦。

不转惟恒性,长存是古心。

永宜邦国殿,未受雪霜侵。

功业岐阳鼓,文章泗水金。

终期荐韶轸,一奏午风吟。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