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潇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俗子不敲门。
只风月、烟霞是邻。
古瓶清雅,寒梅疏瘦,昨雨忽纷纷。尚有一枝春。
快报与、南厅主人。
小斋潇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俗子不敲门。
只风月、烟霞是邻。
古瓶清雅,寒梅疏瘦,昨雨忽纷纷。尚有一枝春。
快报与、南厅主人。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太常引·速可行治具》是一首表达闲适生活情趣的小令。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小斋环境,展现出一种清贫而高雅的生活态度。"小斋潇洒颇宜贫",简洁地表达了斋室的朴素与主人的淡泊心境。"清有竹、静无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净,竹影婆娑,尘埃不染,暗示出词人的高洁品性。
"俗子不敲门,只风月、烟霞是邻",这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明词人与世俗之人保持距离,更愿意与自然界的风月、烟霞为伴,流露出超脱尘世的追求。接下来,词人以"古瓶清雅,寒梅疏瘦,昨雨忽纷纷"描绘室内景致,古瓶和稀疏的梅花,显示出主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以及对雨后清新气息的享受。
最后两句"尚有一枝春,快报与、南厅主人",词人发现春意犹在,急忙要将这份春的消息告知南厅的主人,传达出对友人的亲近与分享,也暗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清幽,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逸情怀和对自然的亲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