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并居封驳地,相期叶力共推车。
惯看东阁批黄敕,同向南衙沮白麻。
高兴竟归安石墅,大疑犹访魏舒家。
仅存一鉴今亡矣,想见昕朝亦叹嗟。
忆昔并居封驳地,相期叶力共推车。
惯看东阁批黄敕,同向南衙沮白麻。
高兴竟归安石墅,大疑犹访魏舒家。
仅存一鉴今亡矣,想见昕朝亦叹嗟。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全诗通过对过去生活场景的回忆,表达了对朋友和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忆昔并居封驳地,相期叶力共推车。"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情谊,"封驳地"暗示了边塞或偏远地区的艰苦生活,而"相期叶力共推车"则表现出朋友间互相支持、彼此鼓励的情感。
"惯看东阁批黄敕,同向南衙沮白麻。"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官场生活的常态,其中"东阁"通常指的是翰林院或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负责草拟和审查诏令;"南衙"可能是地方政府的衙门;"沮白麻"是一种麻布,可能象征着官员日常工作中的琐事。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朝堂之上的繁忙与平淡。
"高兴竟归安石墅,大疑犹访魏舒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旧友的深情。"高兴"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种心境,"安石墅"则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别墅;而"大疑"和"犹访魏舒家"则传递出一种寻找、怀念旧日情谊的复杂情绪。
"仅存一鉴今亡矣,想见昕朝亦叹嗟。"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逝去友情的无限哀愁。"仅存一鉴"可能是指唯一留下的纪念品或记忆,而"今亡矣"则说明了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复存在了;"想见昕朝亦叹嗟"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片段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土以及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厚感情。
御柳梢头晚不风,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阊阖新春夜,顿有芙蕖满眼红。
十里沙河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
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鳌山不入宫。
碧玉长篙黄篾篷,两淮烟月五湖风。
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
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
岷峨二妙贻双璧,万丈光芒照病翁。
花飞十不啻五六,青子团枝失红簇。
江南桃李总成阴,不论少城与韦曲。
酴醾珍重不浪开,晚堆绿云点永玉。
体薰山麝非一脐,水洗银河费千斛。
滴成小蓓密於糁,乱走长条柔可束。
醉眸须及月下来,破鼻细从风处触。
先生未必被花恼,偶与门人暮春浴。
为怜压架十万枝,小立傍边领新馥。
剩拚妙语宠琼蕤,更掇浦英酿酃渌。
先生何犹便杜门,霜鬓犹烦玉堂宿。
身来年少今老翁,随身不去只有穷。
请君与我共看镜,岂复平生冰雪容?
秋霖暗天瘦日色,满掇黄花当朝食。
何人哀饭问子乘,穷里逢君自为客。
空山冻吟只自奇,故人之外谁相知。
今年相从岂不好,安得到老长追随?
喜君诗思未渠薄,秋後花鹰兔边落。
惭我短才涩欲无,霜余水涧流还涸。
君游宣溪何日来?
愁城封闭待君开。
定知此走脱寒谷,领取阳春一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