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昔二首·其一》
《感昔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谈攻说守漫多端,谁把先朝事细看。

弃夏西陲忘险要,失燕北面受风寒。

傍无公议扶种李,中有流言沮范韩。

寄语深衣挥麈者,身经目击始知难。

(0)
注释
谈攻说守:讨论攻防。
漫多端:千变万化。
先朝事:前朝历史。
弃夏:放弃西部边疆。
西陲:西部边疆。
险要:险峻要地。
失燕:北方燕地。
受风寒:遭受寒冷。
公议:公正的意见。
扶种李:支持李姓势力。
流言沮范韩:流言阻碍范氏和韩氏。
范韩:指范氏和韩氏。
深衣:古代学者的服装。
挥麈者:手持麈尾的人,指读书人。
身经目击: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
始知难:才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翻译
讨论攻防的方法千变万化,又有谁真正深入研究过前朝的历史呢?
他们放弃了西部边疆的险要之地,北方燕地也因此遭受寒冷侵袭。
身边没有公正的意见支持李姓势力,内部又充斥着流言蜚语阻碍范氏和韩氏的发展。
我想要告诉那些穿着深衣、手持麈尾(古代读书人常有的仪态)的人,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感昔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和对于治国安邦之道的思考。

“谈攻说守漫多端”,开篇即点明军事战略讨论繁复,但往往缺乏实效。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对于战争与防御的种种议论,其深度和广泛性,显示了国家安全和国防问题的重要性。

“谁把先朝事细看”,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谁真正能够仔细研究和领悟历史上前代的经验教训。这个问题暗示着当时人们对于历史经验的忽视和轻视。

接下来的“弃夏西陲忘险要,失燕北面受风寒”则是具体例证。夏国西边的疆域,以及燕国北面的防御都曾经是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而现在,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已经被人忽略了,导致国家防线薄弱,受到外来侵扰。

“傍无公议扶种李,中有流言沮范韩”,这两句诗表达的是朝廷内部缺乏公正的声音,而是充斥着私议和流言,影响到像李、范、韩这样的忠诚之臣。这里的“傍”字用得非常精准,既指朝政之旁,也隐含了外界对朝政的干扰。

最后,“寄语深衣挥麈者,身经目击始知难”,诗人通过对那些在寒冷中仍旧坚持职责的人发出感慨。这里的“深衣”指的是厚重的冬衣,而“挥麈者”则是古代一种驱散寒气的动作。诗句表达了只有亲身经历过困难和挑战,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批评,强调了治国安邦的复杂性,以及对于忠诚、公正声音的渴望。诗人以深邃的思想和精美的文字,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沉重和个人的忧虑。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梅花

细把南枝看,百花无此奇。

夜深钟月魄,□□□□□。

古树龙其似,寒香蝶不知。

幽兰开亦早,二妙喜同时。

(0)

中秋月

待月中秋上古城,迥然光掩别宵明。

野人望久翻惆怅,无奈浮云灭又生。

(0)

王台驿见晚李花有感

玉京仙子爱春芳,弄遍琼枝嗅尽香。

祗有此花知旧意,又随风色过东墙。

(0)

鹧鸪天·其二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

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饱吟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0)

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其二

白石磷磷积翠岚,翠岚深处结茅庵。

煮茶迎客月当户,采药出门云满篮。

琴挂葛弦鸣素志,窗开风拂罢清谈。

今朝偶识东坡老,四大皆空不用参。

(0)

自谓

自谓清贫苦,那知即是安。

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

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

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