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京兆北堂将赴试院用旧韵呈诸同事四首·其二》
《寓京兆北堂将赴试院用旧韵呈诸同事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断隔尘沙不上眉,一堂高坐更何之。

閒同释子安禅日,静到希夷闭閤时。

阅世且留双眼孔,遣怀添得几篇诗。

平生坎止流行意,怕有清秋白月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寓居京城北堂,即将前往试院参加考试,向同事们表达自己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首句“断隔尘沙不上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状态。他仿佛与外界的纷扰隔绝,眉头不为世俗所动,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接着,“一堂高坐更何之”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高堂之上,内心平静,无所求的状态。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閒同释子安禅日,静到希夷闭閤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将自己与佛教僧侣的生活相比较,通过“安禅”(即禅定)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同时,“希夷”(指道家哲学中的玄妙状态)和“闭閤”(关闭门户,象征内心的封闭与自我保护)则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超越。

“阅世且留双眼孔,遣怀添得几篇诗”表明诗人虽然经历了世事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与见解。这既是对个人创作的肯定,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

最后,“平生坎止流行意,怕有清秋白月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坦然接受,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清冷秋月的期待。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描写,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雪霁同友人登王子山

畏路谁能到,幽怀我独偏。

谷中初见日,树杪忽闻泉。

倚杖青山色,衔杯白雪篇。

交游仍旧俗,风景又新年。

(0)

初夏宴崔太常道院

出郭寻玄圃,黄鹂怀好音。

瑶坛群木秀,清磬碧云深。

绿酒倾燕市,微风动越吟。

归来蹋明月,万户漏沈沈。

(0)

分水关

峻岭开闽服,重关限楚氛。

星随分野异,地渐燠凉分。

人语听难辨,山名得未闻。

所嗟南逝水,不似北归云。

(0)

十五夜舟中对月

水国人初静,江村月渐高。

九天开霁色,百里见秋毫。

兴已怀鲈鲙,官犹滞马曹。

孤舟对清夜,湖海思滔滔。

(0)

房山孔水洞

石窦水拖练,灵源地绝尘。

浪传飞白鼠,无处隐赪鳞。

入夏桃花尽,经春荇叶新。

轻舠不可入,岂有避秦人。

(0)

雨斋简惟清

浏浏竹间雨,潇潇窗外鸣。

小池收暑气,疏柳作秋声。

鬓雪蒙头冷,腰金照眼明。

年光太匆迫,何处学长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