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
鼎陈从祀日,钥动问刑年。
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
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
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
飒飒将秋近,沈沈与暝连。
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
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
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
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
鼎陈从祀日,钥动问刑年。
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
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
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
飒飒将秋近,沈沈与暝连。
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
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
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
此诗为唐代诗人苏颋所作,名为《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其中包含了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德政的赞美。
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这两句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不满和对阳光过分偏执的抱怨。"暑"指夏季的酷热,"云谢"则是形容天空中乌云散去的景象,反映出天气闷热而没有雨水来缓解。
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这里描写了寺院中的宁静氛围。"绛服"可能指的是僧人的袈裟,而"龙雩寝"则是形容僧人在庙宇中安详地休息。
作霖期傅说,為旱听周宣:诗人表达了希望降雨的愿望,同时也提及到了古代圣贤对天气变化的预言与解释。"傅说"是指传说中的圣王傅说能够预知未来,而"周宣"则可能是指周公和宣王,都是古代著名的明君。
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此处描绘了自然界中神秘而又隐蔽的力量。"河岳"代表着大地和山川,而"阴符"则是指自然界中的隐秘象征或天命。
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这两句形容了夏日清凉风力的美好,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浮凉"描绘出微妙而又清爽的感觉,而"洒空烟"则是指风中带来的水汽散布在空中。
飒飒将秋近,沈沈与暝连:诗人感受到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飒飒"形容微弱的风声,而"沈沈"则表现出夜晚渐深的氛围。
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农耕的和谐共存。"分湍"可能指的是开辟河道,而"合颖"则是指收割庄稼。
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诗人赞美统治者的德政远超常人,并且能够创作出数以千计的篇章来表达其文学才华。这里的"三五"和"十千"都是形容数量之多。
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在这样的美好景象中,统治者如何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以及他们如何尊重人民并顺应自然法则。
石塔本无缝,吐光万丈馀。
不是风火扇,又非喉管嘘。
此光胡为来,塔亦不知渠。
解作如是观,身心长自如。
塔身俱著实,光心等是虚。
虚实归一致,无乘亦无除。
霜风袭客裘,朝日晒农背。
谁遣役此躯,隐痛在五内。
宿草渐重生,局蹐处覆载。
扶衰策瘦筇,乞灵问龟蔡。
往来才信宿,屏息过阛阓。
夙驾三十里,仆夫已告惫。
小庵阚道旁,丈室藏法界。
叩扉僧出迎,面熟不猜怪。
白发久不梳,爬痒得痛快。
荷设茗碗供,仍有蒲食配。
去此已五霜,重来发孤慨。
一饱犹可谋,三釜已不逮。
退藏心甚甘,世故肯相贷。
博陵隐君子,堂萱春未艾。
悠悠我之思,此日君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