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人初静,江村月渐高。
九天开霁色,百里见秋毫。
兴已怀鲈鲙,官犹滞马曹。
孤舟对清夜,湖海思滔滔。
水国人初静,江村月渐高。
九天开霁色,百里见秋毫。
兴已怀鲈鲙,官犹滞马曹。
孤舟对清夜,湖海思滔滔。
这首诗描绘了十五夜晚在舟中的月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情感。首句“水国人初静,江村月渐高”以“水国”点明地点,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初静”则强调了夜晚的宁静,而“江村月渐高”则通过月亮的逐渐升高,营造出时间流逝的动态感。
接着,“九天开霁色,百里见秋毫”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光的明亮与清澈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连百里的细微之处都能清晰可见,展现出月光的神奇力量。同时,“九天”和“百里”的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广阔宇宙的向往与敬畏。
“兴已怀鲈鲙,官犹滞马曹”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虽身处舟中,但心中却怀念起家乡的美味——鲈鱼脍,这既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官犹滞马曹”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渴望摆脱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最后,“孤舟对清夜,湖海思滔滔”两句,以“孤舟”和“清夜”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广阔世界的无限遐想。这里的“湖海思滔滔”,不仅指出了诗人思绪的广阔无垠,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密雪先春落,长风匝夜吹。
乱抛和霰急,缓舞下云迟。
响散楼头瓦,光摇殿角罳。
泽坚龙背冷,树重鹊巢危。
梁苑初迎客,周田遂及私。
清严天独赋,皎洁物难移。
表瑞恒居腊,憎炎不附离。
凝华承赏鉴,知止释穷悲。
地下齐蝗避,山中越犬奇。
颜心几欲化,孔德竟谁缁。
入野亲蓑笠,临轩逐履綦。
论功霖可并,望景月还宜。
肃气收玄律,丰年惬素期。
骚人兰俪曲,穆后竹申诗。
郢唱今称绝,赓成愧与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