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分身石罅开,轻烟微雨證明台。
洒然一觉乡关梦,换骨岩高好在哉。
大士分身石罅开,轻烟微雨證明台。
洒然一觉乡关梦,换骨岩高好在哉。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神秘与庄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环境与超凡脱俗之感。
首句“大士分身石罅开”,以“大士”象征佛祖或菩萨,暗示灵岩寺是神圣之地,佛力无边,能从石缝中显现神迹。这既是对寺庙历史与传说的赞美,也预示着接下来描述的场景将充满神秘色彩。
次句“轻烟微雨證明台”,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氛围。轻烟和微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景象,仿佛是天界与人间的连接点,证明了灵岩寺的存在与非凡之处。这里的“證明台”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地点,它见证了寺庙的神圣与不凡。
第三句“洒然一觉乡关梦”,表达了诗人对灵岩寺的深刻情感。这里的“乡关梦”可以理解为对家乡或心灵归宿的向往与追寻,通过在灵岩寺的一觉,诗人仿佛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暗示了寺庙对于寻求精神寄托之人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句“换骨岩高好在哉”,则以“换骨岩”这一形象化的表述,强调了灵岩寺所在之地的高峻与独特。在这里,“换骨”不仅指身体上的变化,更深层地象征着心灵的蜕变与升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灵岩寺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境界的高度赞赏与向往,认为在这里,人们能够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达到精神上的提升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灵岩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于寻求心灵净化与升华之人的深远影响。
乐与忧战,忧随乐遣。一死一生,忧乐乃见。
人生所尊,富贵寿善。得之乃乐,乐之必恋。
人生所恶,夭恶贫贱。得之乃忧,忧之必眩。
以忧为生,生何足羡。去忧而死,死何足唁。
百年长乐,已如流电。况其失之,何以终宴。
人之所乐,随人而转。至乐无乐,终古莫倦。
天清地宁,两无相衍。与时息消,使物周遍。
吹气作人,如雨如霰。庄子盆歌,介叔柳变。
髑髅髐然,岂易南面。海鸟临郊,愁窥牢膳。
死骨欣欣,生禽悁悁。一气万形,古今一墠。
生马生人,一炉千扇。出机入机,千轮一片。
忧铄同门,死生同传。无乐之乐,乐谁我先。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十一至乐》【明·郭之奇】乐与忧战,忧随乐遣。一死一生,忧乐乃见。人生所尊,富贵寿善。得之乃乐,乐之必恋。人生所恶,夭恶贫贱。得之乃忧,忧之必眩。以忧为生,生何足羡。去忧而死,死何足唁。百年长乐,已如流电。况其失之,何以终宴。人之所乐,随人而转。至乐无乐,终古莫倦。天清地宁,两无相衍。与时息消,使物周遍。吹气作人,如雨如霰。庄子盆歌,介叔柳变。髑髅髐然,岂易南面。海鸟临郊,愁窥牢膳。死骨欣欣,生禽悁悁。一气万形,古今一墠。生马生人,一炉千扇。出机入机,千轮一片。忧铄同门,死生同传。无乐之乐,乐谁我先。
https://shici.929r.com/shici/Kq2ZECLu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