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十一至乐》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十一至乐》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乐与忧战,忧随乐遣。一死一生,忧乐乃见。

人生所尊,富贵寿善。得之乃乐,乐之必恋。

人生所恶,夭恶贫贱。得之乃忧,忧之必眩。

以忧为生,生何足羡。去忧而死,死何足唁。

百年长乐,已如流电。况其失之,何以终宴。

人之所乐,随人而转。至乐无乐,终古莫倦。

天清地宁,两无相衍。与时息消,使物周遍。

吹气作人,如雨如霰。庄子盆歌,介叔柳变。

髑髅髐然,岂易南面。海鸟临郊,愁窥牢膳。

死骨欣欣,生禽悁悁。一气万形,古今一墠。

生马生人,一炉千扇。出机入机,千轮一片。

忧铄同门,死生同传。无乐之乐,乐谁我先。

(0)
鉴赏

此诗《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十一)至乐》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诗中探讨了“乐”与“忧”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生的真谛。

开篇即揭示了“乐与忧战,忧随乐遣”,表明了乐与忧在人生中的对立统一。接着,“一死一生,忧乐乃见”,强调了生死对乐与忧的影响,生命中的重大转折点往往能清晰地展现出个体对乐与忧的不同态度和反应。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生追求的“尊贵”——富贵、长寿、善行,以及对“恶”的避讳——早逝、贫贱、痛苦。这些追求与避讳都与个人的情感状态紧密相连,乐与忧在此过程中交织呈现。

随后,诗中提出了“以忧为生,生何足羡。去忧而死,死何足唁。”这一观点,表达了对过分追求乐与忧的反思,指出真正的快乐并非在于物质或情感的满足,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百年长乐,已如流电。况其失之,何以终宴。”这句将人生比喻为短暂的闪电,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失去时应保持平静。

接下来,诗人探讨了“人之所乐,随人而转。至乐无乐,终古莫倦。”指出快乐的本质是主观的,随个人的感受而变化,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天清地宁,两无相衍。与时息消,使物周遍。”这一段表达了宇宙万物和谐共存、顺应自然规律的观点,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最后,“吹气作人,如雨如霰。庄子盆歌,介叔柳变。髑髅髿然,岂易南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诗人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终结,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乐与忧、生与死、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思家

春来发棹见春还,著尽寒裘忆夏纨。

儿女在家频记念,计程应说到长安。

(0)

写扇头

野老骑驴何处回,柴门日暮背江开。

小窗春尽绿阴满,云黑不知山雨来。

(0)

重游萧氏园亭

不到南塘久,莺声觉底繁。

野云低抱石,江气远含村。

只爱松筠冷,宁闻车马喧。

相过已无数,不必问前源。

(0)

题淳化阁帖后

君不见秦王一旅定两京,武功文德致太平。

晚年却爱兰亭字,收拾茧纸归昭陵。

前朝淳化号极治,典章文物焕日星。

遗书购求到笔帖,秘府昼静闻登登。

铜驼翁仲两荆棘,况此烂石何足凭。

当时巳愧千载后,影外之影聊相仍。

即今见此遂希世,古意虽远犹典型。

文章于道固小技,而况字画纪姓名。

痴儿传观竞彷佛,至有呕血求其精。

残编断简无足论,此事自关时废兴。

愿君持此待善价,他年不厌家鸡腥。

(0)

南城

坡头望西山,秋意已如许。

云影渡江来,霏霏半空雨。

长吟伐木诗,停立以望子。

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

(0)

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其一

屋上青山屋下泉,泉声相杂竹琅然。

人生有限兴无限,海会结缘终有缘。

身外岂知真佛计,忙中聊复定心田。

那堪更著潇潇雨,妆点清虚助客眠。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