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发棹见春还,著尽寒裘忆夏纨。
儿女在家频记念,计程应说到长安。
春来发棹见春还,著尽寒裘忆夏纨。
儿女在家频记念,计程应说到长安。
这首诗《思家》由明代诗人费寀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春来发棹见春还”,开篇即以春天的景象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乘船归来的情景,春天的生机与归途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著尽寒裘忆夏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穿着厚重冬衣时对轻薄夏布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对温暖家乡的怀念之情。
后两句“儿女在家频记念,计程应说到长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他想象着家人在家中频繁地挂念自己,而自己心中也时刻牵挂着家人,甚至在计算路程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回到长安(长安常被用来泛指家乡或理想之地)的情景。这种细腻的心理活动,真实地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时对家庭的深深依恋和对故乡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流畅的韵律,将游子离乡背井的孤独感、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完美融合,既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又深刻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家的渴望与眷恋。
雨接梅霖,风祛槐暑,麦天已秋。
正榴燃红炬,枝头色艳,荷翻绿盖,池面香浮。
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转头。
尘劳事,枉朝思夕计,细虑深谋。
悠悠。
不复徼求。
但安分、随缘休便休。
纵官居极品。
徒为美玩,家称钜富,未免闲愁。
遇酒开颜,逢欢乐意,有似木人骑土牛。
从他笑,看一朝解悟,八极遨游。
日丽风暄,暗催春去,春尚留恋。
香褪花梢,苔侵柳径,密幄清阴展。
海棠零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
有轻盈、妍姿靓态,缓步阆风仙苑。
绿丛红萼,芳鲜柔媚,约略试妆深浅。
细叶来禽,长梢戏蝶,簇簇枝头见。
酡颜真发,春愁无力,困倚画屏娇软。
只应怕、风欺雨横,落红万点。
正金风零露,玉宇生凉,晚秋天气。
华渚流虹,应生商佳瑞。
电绕神枢,庆绵宗社,御宝图宸极。
脱屐尘凡,游心淡泊,逍遥物外。
圣子神孙,祖皇文母,上接三宫,下通五世。
至盛难名。
亘古今无比。
诞节重明,燕乐和气。
动普天均被。
寿祝南山,尊倾北海,臣邻欢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