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霞气映秋山,万仞丹梯梦里攀。
沧海猿啼风叶冷,石侨僧去暮云闲。
泉飞绀苑三花夕,天近瑶京一鹤还。
何处微钟霜外断,觉来明月旧乡关。
赤城霞气映秋山,万仞丹梯梦里攀。
沧海猿啼风叶冷,石侨僧去暮云闲。
泉飞绀苑三花夕,天近瑶京一鹤还。
何处微钟霜外断,觉来明月旧乡关。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梦游天台》描绘了一幅瑰丽而神秘的梦境景象。首句"赤城霞气映秋山"以红霞照耀秋山的壮美开篇,展现出天台山的雄浑与诗意。"万仞丹梯梦里攀"则通过想象中的千丈红梯,表达了诗人对登临仙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沧海猿啼风叶冷,石桥僧去暮云闲"进一步深化梦境,海中猿鸣与秋风吹动的落叶相映,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石桥边的僧人离去,只留下悠闲的暮云,增添了神秘感。
"泉飞绀苑三花夕,天近瑶京一鹤还"描绘了泉水在晚照中如彩虹般飞溅,仿佛通往仙境的瑶池,一只仙鹤归巢,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回归。最后,"何处微钟霜外断,觉来明月旧乡关"以远处的钟声和醒来的明月,表达了诗人梦醒后的思乡之情,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以及淡淡的乡愁,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山水梦境诗。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紫鸾飞舞,又东华宴罢,归步凝碧。
缥缈天风吹送处,泠泠佩声清逸。
青童两两,争笑捻、琪花半折。
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
西真还又传帝敕。霞城检校,问学仙消息。
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琼液。
人间尘梦,应误认、烟痕雾迹。
洞云依约开时,丹华飞素白。
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
寂寞前朝寺,风流帝子能。
田荒空野水,树老半枯藤。
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