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值西来爽,薄暮洒幽窗。
轻烟团桂影,细霭拂漓江。
百年衰变感,自疑蓬鬓双。
飒飒同人世,悲凉满血腔。
忽值西来爽,薄暮洒幽窗。
轻烟团桂影,细霭拂漓江。
百年衰变感,自疑蓬鬓双。
飒飒同人世,悲凉满血腔。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傍晚时分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忽值西来爽”,点出了一阵凉爽的秋风从西方吹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清新的基调。接着,“薄暮洒幽窗”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夕阳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室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轻烟团桂影,细霭拂漓江”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轻烟环绕着桂花树的影子,细雾轻拂过漓江的水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桂花的香气与江水的波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百年衰变感,自疑蓬鬓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他仿佛在问自己,是否真的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失去了根系?这种自我反思,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最后,“飒飒同人世,悲凉满血腔”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内心的悲凉。飒飒的秋风吹过,不仅触动了自然界的万物,也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使得他的血液中充满了悲凉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好。
食已得从容,偕行石城道。
桑麻光似泼,山林净如澡。
苍苔长绿发,嫩竹摇翠葆。
离离实攒椅,蔌蔌花褪枣。
风梢水中蒲,烟叶湖外草。
新秧良可喜,勃然见兴槁。
老农竞耘耔,出作恨不早。
谁家列午饷,蔬笋杂鲜薧。
田头立妇子,柳下坐翁媪。
宁能择丰甘,放箸等一扫。
旁观犹快意,想见慰倾倒。
嗟予少力穑,自取宦游恼。
何当赋归来,须发已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