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看沟月,飘然风度荷。
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
老失芳岁易,静知良夜多。
陵秋久不寐,吾乐岂弦歌。
露坐看沟月,飘然风度荷。
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
老失芳岁易,静知良夜多。
陵秋久不寐,吾乐岂弦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开篇“露坐看沟月,飘然风度荷”,诗人坐在露天之下,看着月光洒在小溪之中,微风拂过荷叶,带来一丝清凉和自然之美。这两句通过对月亮与水面、风与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闲适的氛围。
接着“珠跳散作点,金涌合成波”,这里借用了珍珠落水、金光汇聚的意象来形容溪流的美丽。珍珠般的水花在月光下四处飞溅,而金色的光线则汇集成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深切感受。
“老失芳岁易,静知良夜多”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感慨。在这宁静的夜晚,他意识到美好的时光不再,但好在这样的安静之夜却难能可贵,频频降临。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当前平和生活状态的珍惜。
最后,“陵秋久不寐,吾乐岂弦歌”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长久以来未曾有过失眠之苦,这种长时间的安睡象征着他内心的平和。即使是秋天容易引起思绪的季节,他也能保持内心的喜乐,就像弦上奏出的美妙歌曲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心态和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对于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喜乐的体验。
词笔淩云正后生,安贫守道住神京。
昔年南国无虚誉,今日终朝有令名。
杨柳岸边挥袂去,木兰舟里载书行。
琴堂莫作多时计,碧落方开万里程。
秦山破碎天上来,女娲仙去空崔嵬。
中悬鸣玉二千尺,下有百尺青铜开。
居龙变化出嘘吸,雨暗云昏鬼神入。
我来坐石秋水闲,云影扶疏落空湿。
浮丘容成不可俟,摩挲青壁著名字。
两翁下游会有时,访我钟陵五松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