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食三斗尘,不受缓歌双黛颦。
宁食三斗葱,不受急管融春风。
吾二三子相知心,平时比之双南金。
扣门剥啄倒屐出,喜我谓我山水淫。
墙头呼酒意颇急,何以侑之霹雳琴。
太虚为室月为烛,悠然此意无古今。
山空江静夜如水,但见四岸花木深。
大声久不入众听,谁复好古同风襟。
自非我辈但痴坐,哙等之俗难砭针。
宁食三斗尘,不受缓歌双黛颦。
宁食三斗葱,不受急管融春风。
吾二三子相知心,平时比之双南金。
扣门剥啄倒屐出,喜我谓我山水淫。
墙头呼酒意颇急,何以侑之霹雳琴。
太虚为室月为烛,悠然此意无古今。
山空江静夜如水,但见四岸花木深。
大声久不入众听,谁复好古同风襟。
自非我辈但痴坐,哙等之俗难砭针。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方岳的作品《听琴》,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的个人选择与坚持。
"宁食三斗尘,不受缓歌双黛颦。" 这两句强调诗人宁愿忍受贫穷困苦,也不愿意接受那些华而不实的宴席享乐,其中“三斗尘”象征着贫困的生活,“缓歌双黛颦”则是对奢侈腐化生活的讽刺。
"吾二三子相知心,平时比之双南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把这种关系比作贵重的黄金,显示出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的几句“扣门剥啄倒屐出,喜我谓我山水淫。墙头呼酒意颇急,何以侑之霹雳琴。” 描述了诗人在自然中听琴的场景,以及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和不愿改变。
"太虚为室月为烛,悠然此意无古今。山空江静夜如水,但见四岸花木深。"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图景,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满足和超越时空的境界。
最后,"大声久不入众听,谁复好古同风襟。自非我辈但痴坐,哙等之俗难砭针。"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疏离,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理想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情、个人的生活态度以及文化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不羁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