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二》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所期今昔力为担,每至淳漓必再三。

因事而言先史意,誉谁必试众谋参。

文如有阙真余罪,献或无徵亦邑惭。

渺渺中心谁与察,此身已拟怨劳甘。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撰县志的深切情感和复杂心境。首句“所期今昔力为担”,表明了诗人对于修邑志的期待与责任,他愿意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

接着,“每至淳漓必再三”描述了在修纂过程中,诗人对史料的严谨态度,反复核实,力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他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因事而言先史意”则揭示了诗人撰写时的思考方式,即在叙述事件时,首先考虑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试图通过文字传达更深层次的历史启示。

“誉谁必试众谋参”表明了诗人对待赞誉的审慎态度,他认为在评价某人或某事时,应当广泛听取多方意见,避免偏见,力求公正客观。

“文如有阙真余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即使文字中存在不足之处,他也认为那是自己的过失,体现了自我反省的精神。

“献或无徵亦邑惭”则反映了诗人对作品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即使作品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或证实,他也感到愧疚,体现了对作品质量的高标准追求。

最后,“渺渺中心谁与察,此身已拟怨劳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身付出的反思。尽管外界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努力和牺牲,但他已经接受了这份劳苦作为自己职责的一部分,既包含了对工作的热爱,也蕴含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撰述的严谨态度和高度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其一

载酒幽寻地,乘闲得再临。

丽黄啼晓霁,魏紫笑春深。

抚事挥犀管,他时梦鹤林。

心期更阒寂,物理付升沈。

(0)

次韵何符山人二首·其一

门下轩裳不转头,何人皮底著阳秋。

独烦客子冲泥屐,屡到衰翁听雨楼。

从昔诗声追正始,即今宾友验宣州。

清篇快读彊人意,未觉京尘厌薄游。

(0)

再次韵十首·其六

城西山水窟,早晚命篮舆。

胜绝僧能有,拘挛我不如。

山云侧步踊,雪壁细行书。

它日尝般礴,萧然乐有馀。

(0)

再次韵十首·其九

仕为饥寒迫,归怜兴味长。

卜居从诡谲,勿药幸康强。

邻拟千钱买,书开万卷藏。

残年文字癖,更欲竞流光。

(0)

题龚养正孩儿枕屏二首·其一

小屏光洁雪难如,写出嬉然同队鱼。

索句拥书皆薄相,笑啼嗔喜莫怜渠。

(0)

题高缙之剑室二首·其一

高郎櫑具映峨冠,沈燎茶铛一室安。

游刃圣经千载计,即今长铗未须弹。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