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笏山头一径分,半通祠宇半连坟。
可怜僧舍成灰劫,落尽泉声见白云。
万笏山头一径分,半通祠宇半连坟。
可怜僧舍成灰劫,落尽泉声见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天平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禅意。首句“万笏山头一径分”,以“万笏”比喻山峰排列如朝臣列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雄伟壮观,而“一径分”则点明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引人入胜。接着,“半通祠宇半连坟”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结合,祠宇与坟墓并存,既体现了山中历史的厚重,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永恒。
“可怜僧舍成灰劫,落尽泉声见白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中的“可怜”二字,表达了对僧舍在岁月侵蚀下逐渐消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后句“落尽泉声见白云”,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泉水潺潺,云雾缭绕,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天平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哲理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流转与生命的意义。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
露冕宁夸汉车服,下帷常讨鲁春秋。
后斋草色连高阁,车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
远山重叠水逶迤,落日东城闲望时。
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
卷帘满地铺氍毹,吹角鸣弦开玉壶。
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采药三山罢,乘风五日归。
剪荷成旧屋,剉檗染新衣。
玉粒指应久,丹砂验不微。
坐看青节引,要与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