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辞家去,从师千里游。
雨深庐岳树,天接汉江流。
夜诵分渔火,朝吟倚客舟。
遥知重会日,春满帝王州。
少壮辞家去,从师千里游。
雨深庐岳树,天接汉江流。
夜诵分渔火,朝吟倚客舟。
遥知重会日,春满帝王州。
此诗描绘了一位青年离家求学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首联“少壮辞家去,从师千里游”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年轻时离开家乡,远赴千里之外求学的情景,展现了其勇于追求知识的决心和勇气。
颔联“雨深庐岳树,天接汉江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庐山的茂密雨林和汉江的浩荡水流,象征着主人公在求学路上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夜诵分渔火,朝吟倚客舟”则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夜晚独自诵读,借渔火为伴;清晨则倚靠在行舟上吟诗的场景,表现了他在旅途中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尾联“遥知重会日,春满帝王州”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预想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与师友重逢于繁华的京城,寓意着学业有成、前程似锦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离家求学的艰辛与坚持,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青毡剑履旧物,玉立侍天颜。
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南涧旧活计,猿鹤且相安。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
不知清庙钟磬,零落有谁编。
堪笑行藏用舍,试问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
再拜荷公赐,双鹤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