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其二隐湖戏作》
《玉楼春·其二隐湖戏作》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

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

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玉楼春·其二》。诗人以轻松戏谑的笔调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客来底事逢迎晚",写客人来访时已近傍晚,流露出主人对访客的些许意外和怠慢,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次句"竹里鸣禽寻未见",通过竹林中的鸟鸣声,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日高犹苦圣贤中",诗人自嘲说自己即使在白天闲暇时,仍沉浸在圣贤的典籍之中,表现了他的学术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门外谁酣蛮触战"则借门外的想象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多方为渴寻泉遍",诗人为了寻找清泉解渴,不惜四处探寻,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何日成阴松种满"则表达了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希望能在隐居之地种满松树,寓意着岁月静好,志趣高洁。

最后两句"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常伴山水,与鱼鸟为友,但又担心频繁的打扰会让这些自然生物感到疲惫。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也流露出他的谦逊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辛弃疾的隐逸生活理想,以及他对学问、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又次韵吴少保游雄楚楼及渚宫

红旗绣额上城头,菱叶荷花下小舟。

遵渚夷犹荡佳月,倚天突兀对高秋。

坡公句里东南水,杜老诗中西北楼。

点化山川一刀匕,风流从此说吾州。

(0)

霖作商岩雨,薰来舜殿风。

(0)

简子崧时丞建德

石田渡口钲鼓鸣,忆同居民送君行。

至今是邦数廉吏,君与韦陆俱其名。

别来忆君已腾趠,故人无复思渔钓。

岂知更作畿县丞,未免流俗轻嘲傲。

如君为学未易论,渊源固自知所尊。

使其策足上台省,憸人吉士当以分。

韬藏自是玉之美,奈何有道贫贱耻。

汉宣且识东海萧,吾君聪明岂不尔。

愿君强饭力自持,九十半百古语之。

扁舟仅可顷刻住,便风催人当语离。

(0)

跋韩涧泉诗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涧远孙涧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感公语我泪沾巾。

(0)

赋道傍菊·其一

园亭种菊只须多,名实相求半已讹。

紫蔓弱茎真此物,顾埋林莽杂蓬莱。

(0)

寄新喻丞章季亨

忆昨寄声因鲍子,阙然已复四终星。

向来相期台阁者,薄宦乃淹松竹厅。

颇愿近诗见新述,旧好尚意能忘形。

临风三叹不知罢,梅花落尽兰未馨。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