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爱毛羽,徘徊山水间。
时时发清唳,往往出尘寰。
之子有仙骨,对人无俗颜。
园林秋色老,谁解扣柴关。
野鹤爱毛羽,徘徊山水间。
时时发清唳,往往出尘寰。
之子有仙骨,对人无俗颜。
园林秋色老,谁解扣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自由自在的野鹤,它钟爱于山川之间的自然环境,常常发出清脆的鸣叫,似乎超脱尘世的束缚。诗人称赞这只鹤具有仙风道骨,气质非凡,与人相处时没有世俗的拘谨。他感叹园林秋色虽美,但无人能理解这鹤的高洁,谁能敲开柴门,与之共赏这份超然。整体上,这首诗借鹤言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
虽方六七十,皆有万千家。
赞府亦制锦,到官殊及瓜。
山苗甘笋蕨,溪饭饱鱼虾。
为尔传清白,遗黎每叹嗟。
天寒不成寐,看雪坐清晨。
默怪人声绝,都迷物态真。
璇宫寒烁目,琪树静无尘。
信有昆崙圃,神游属此身。
吏课三年最,归装五日粮。
朋情惜分散,子舍想辉光。
泉洁湖波白,春融柳带黄。
因君老莱戏,遥奉使君觞。